據路透社報道,6月14日,豐田汽車總裁總裁豐田章男(Akio Toyoda)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豐田可能會考慮兼并或收購的方式來開發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新型汽車技術,從而與競爭對手進行更為激烈的競爭。
豐田章男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制造廠,豐田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的生產,同時他坦誠自己目前可能過于重視保持現狀。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我們認為有些問題和想法距離未來還很遙遠,但可能會對明天造成巨大影響。因此,豐田需要在保留自身強勢的同時激進地開發新技術。”他說道,“豐田每年投入1萬億日元(合90.8億美元)用于研發、擴大資本支出和股份回購,但這可能還遠遠不夠, 我們需要考慮所有的選擇,包括兼并和收購,以便在未來更好地發展。”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興起,傳統汽車制造商和技術公司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全球汽車制造商都正在努力擴大自己的角色,不僅僅是造車提供交通服務,還提高了技術研發開支以及加大投資技術公司。
豐田已投入10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并與微軟公司和Uber簽署了技術合作關系。該公司還向包括英偉達在內的技術公司開放,從而獲取更多的自動駕駛系統軟件。
豐田計劃在2020年推出一款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運行的自動駕駛汽車。而其競爭對手日產汽車打算在2020年推出能夠在城市街道上運行的自動駕駛汽車,通用汽車則表示已經開始批量生產自駕測試車。
去年年底,豐田成立了一個電動汽車部門,遲遲進入電動汽車市場,反映比較緩慢。這主要是因為其認為氫燃料
電池汽車是未來的零排放汽車。但在電動汽車領域,尼桑、通用、大眾以及其他汽車廠商已經推出了產品。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