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瑞浦蘭鈞與新加坡韋能能源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正式達成8GWh大型儲能項目獨家供貨協議。近日,瑞浦蘭鈞在印尼的布局又有新消息:
日前有報道稱,瑞浦蘭鈞計劃在印度尼西亞建設其首家海外
電池工廠,預計最快將于明年投產。
瑞浦蘭鈞美國總經理Jason Hong接受采訪表示,許多電池制造商都在歐洲和北美建廠并擴大產能,“但我們預計他們要到2026年左右或之后才會投產,希望通過在印尼的提前布局,搶占市場先機,為未來的全球競爭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該海外工廠將與青山集團的韋達灣工廠毗鄰而建,這種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將有助于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效應,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生產效率。
青山系企業瑞浦蘭鈞
公開資料顯示,瑞浦蘭鈞成立于2017年,是青山實業在新能源領域的重要核心企業。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為新能源汽車動力及智慧儲能提供解決方案。2023年11月30日,瑞浦蘭鈞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此前,其先后兩次遞表。
瑞浦蘭鈞在上海、溫州、嘉興設有研發中心,在溫州、嘉興、柳州、佛山、重慶設有生產基地,預計2025年公司產能將超過150GWh。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2024年2月動力電池月度信息顯示,今年2月,瑞浦蘭鈞動力電池裝機量為0.46GWh,市占率2.58%,同比增長0.62%,排名國內企業第7;今年1-2月,瑞浦蘭鈞以1.09G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3.55%的市占率,排名國內企業第6。
瑞浦蘭鈞專注于磷酸鐵鋰電池的研發與創新,在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循環壽命上全面優化升級,榮獲2023年全球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第六名。
瑞浦蘭鈞的核心競爭優勢在于其研發的問頂電池技術。該項技術將鋰離子在電池內核的動力學性能提升超30%,增強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
在回收和儲能領域,今年1月,工信部發布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五批),瑞浦蘭鈞能源成功獲得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資質。
今年2月28日,瑞浦蘭鈞最新一代20尺5.51MWh儲能電池艙正式下線,應用自主開發的問頂345Ah儲能電池,系統標準20尺集裝箱,進一步增加到5.51MWh,實現了標準尺寸下能量的繼續提升。
瑞浦蘭鈞近日發布的業績公告顯示,2023年,瑞浦蘭鈞共銷售19.48GWh鋰電池產品,同比增長17.3%;實現收入13748.9百萬元,同比減少6.1%;凈虧損1943.3百萬元,同比增長331.%。
落地印尼的原因
瑞浦蘭鈞之所以將印尼作為首家海外工廠的選地,主要源于印尼當地較好的投資環境、青山集團在印尼的布局等。
第一,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具有勞動力成本低、電力供應穩定等優勢,為電池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第二,印尼正加速向電動化轉型,比亞迪、現代、豐田等知名汽車廠商紛紛在當地建廠,有利于電池企業與車企深綁合作,開拓市場。
其三,印尼鎳礦資源豐富,鎳供應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且青山集團在印尼已有多個項目,2019年,青山集團紅土鎳礦生產新能源濕法材料項目在印度尼西亞莫洛瓦利工業園動工,隨后其在印尼緯達貝工業園首個項目實現投產;公司與華友鈷業、格林美聯手在印尼生產硫酸鎳、在亞莫洛瓦利工業園投建紅土鎳礦生產新能源濕法材料項目等。
電池企業紛紛進軍印尼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福特汽車、大眾汽車、格林美、特斯拉、華友鈷業、寧德時代、貝特瑞等多久國內外電池企業已在印尼投資電池項目。
2023年3月30日,福特汽車在官網宣布,其與淡水河谷印度尼西亞公司和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最終協議,成為印尼鎳加項目的新合作伙伴。
2023年5月29日,據印尼媒體報道,大眾汽車將在未來數月內就電池工廠項目展開可行性研究。報道稱,大眾對該電池工廠的總投資額預計將達到50億美元(約合361.51億元人民幣)。
2023年7月20日,格林美發布公告,董事會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與CAHAYA、偉明(新加坡)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簽署《關于建設印尼紅土鎳礦冶煉生產新能源用鎳原料(鎳中間品)(2.0萬噸鎳/年)項目的合資協議》。項目投資總額不超過5億美元(約合36.15億元人民幣)。
2023年8月14日,印尼媒體表示,特斯拉計劃在印尼投資生產電池材料,并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發布公告。
2023年8月,淡水河谷印尼與華友鈷業、華利鎳業(印尼)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就合作建設高壓酸浸(HPAL)冶煉項目簽署了確定性合作協議。項目產品可進一步加工成電動汽車電池。
2023年9月25日,格林美公告宣布,擬由下屬控股子公司福安青美及全資子公司新展國際共同在印尼設立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印尼摩洛哇麗縣IMIP園區投建年產3萬噸高鎳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為10.96億元。
2023年12月22日,印尼政府宣布與寧德時代子公司寧波普勤時代簽署了一項重要協議,計劃在印尼開采鎳礦并制造
電動車電池。根據協議,寧波普勤時代承諾投資4.2億美元(約合30.37億元人民幣),用于在印尼開采鎳礦和制造
電動車電池。
今年3月,貝特瑞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香港貝特瑞擬與STELLAR公司共同增資印尼貝特瑞,并建設年產8萬噸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3月16日,瑞浦蘭鈞董事長曹輝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加速出海的大趨勢下,瑞浦蘭鈞計劃進一步拓展至東南亞和歐洲市場。據曹輝介紹,是否靠近客戶以及是否像中國一樣具有成本優勢是其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考量因素。
“我們堅定走出去,不走出去就會失去太多機會。我們50%以上的產品甚至60%以上都是走到海外去了。”曹輝說。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