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車有了新進展!近日,工信部在第七十二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中公開了小米首款車型SU7純電續航里程、動力電池包參數及整車整備質量等信息。
資料顯示,小米SU7搭載73.6kWh和101kWh兩種容量電池包,純電續航里程分別為628km/668km和750km/800km。
據悉,73.6kWh版本的電池為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蘇州匯川聯合動力提供的電機,驅動電機峰值功率為220kW/275kW;101kWh版本為比亞迪旗下襄陽弗迪電池供應的磷酸鐵鋰電池,搭配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的電機,峰值功率220kW。
電池信息早已曝光
其實今年7月,就有博主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張疑似小米汽車電池信息的照片,顯示該電池包正是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容量為101kWh,電壓為726.7V,從上述參數可知,小米汽車搭載的動力電池有望支持800V高壓快充。
具體來看,該電池標簽上印有小米LOGO,型號:A1310C;制造商代碼:f47832;鋰離子電池;電壓:726.7V;電池容量:139.0Ah、101.0kWh;重量:642.0kg。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15日,工信部網站發布關于《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77批)和《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五十六批)擬發布內容的公示,就包含了小米申報車型公示詳情。
信息顯示,小米汽車是一款純電動轎車,長4997mm,寬1963mm,1455mm,軸距為3000mm,車型產品商標為“小米牌”。小米汽車是一款溜背式設計的轎跑車型,車頭印有小米logo。其中,車型字標包含“SU7 Max”和“SU7 Pro”。
小米汽車尾部字標顯示為“北京小米”,企業名稱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注冊地址為北京市順義區趙全營鎮兆豐產業基地同心路1號,生產地址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景路21號院。
天眼查App顯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冊資本超過41億元,由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已投資多家電池企業
2021年3月,雷軍官宣造車,目標是2024年上半年量產小米汽車。而對電動汽車重要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上下游企業進行投資,既能降低成本,又可以保證足夠的產品供應。對此,小米早已通過旗下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北京小米智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小米智造)、小米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產投)等布局。
2018年12月,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對珠海冠宇進行了投資,持有珠海冠宇4.3%的股份,成為其第五大股東。2021年10月,珠海冠宇正式登錄上交所科創板,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持有珠海冠宇3.7%股權。
2020年12月15日,中創新航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多名股東。此次小米產投對中航鋰電的注冊資本認繳金額約為2.9億元,持股比例約為2.2826%。
2021年7月30日,蜂巢能源宣布完成102.8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銀投領投,聯合投資機構包括小米集團等。同年8月18日,蜂巢能源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多名股東,其中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為第41順位股東,當時的持股比例為0.2756%。
2021年7月30日晚,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對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增資20億元,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作為領投方的投資方擬對贛鋒鋰電增資9.71億元。同年10月,贛鋒鋰業宣布,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是贛鋒鋰電的第30大股東,當時的持股比例3.5117%。
2021年11月底,衛藍新能源完成了約5億元的C輪融資,小米集團曾出資入股。2022年3月底,北京衛藍新能源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多名股東。
2022年5月,法恩萊特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小米智造、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為股東。
2022年7月,小米集團參與了材料企業融通高科的D輪融資。
2022年8月,珈鈉能源完成近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順為資本獨家投資。順為資本成立于2011年,由雷軍和許達來共同創辦,雷軍出任創始合伙人及董事長。今年8月,珈鈉能源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順為資本持續加注。
2022年10月,天目先導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
2022年11月,新宸新材料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為股東。
2023年9月,零壹肆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包括小米智造等。
2023年11月,瑞隆科技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新增小米旗下小米智造,同時公司注冊資本由約2億人民幣增至約2.09億人民幣。此前,瑞隆科技宣布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小米產投獨家投資。
此外,2023年9月25日,武漢光谷咖啡創投與武漢固理新能源舉辦投資簽約發布會。光谷咖啡創投由小米手機董事長雷軍和光谷軟件董事長李儒雄共同投資創辦。
近期在央視的一檔節目中,雷軍表示,小米汽車堅持“十倍投入”策略,一般車企造一輛車,大概投入三四百人,10億-20億元的研發經費,而小米第一輛車投入了3400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100億。這么看來,明年小米新車的發布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責任編輯:子蕊)
續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布神行PLUS電池2024-04-25 17:53
|
近400億!鋰電新貴成為港股市值最高的鋰電池公司2023-12-18 17:53
|
覆蓋300-700公里續航!東昱欣晟首批動力電芯下線交付2023-10-11 17:56
|
700公里以上續航!寧德時代神行超充電池繼續帶來驚喜2023-10-09 17:43
|
700公里續航電動車來了!四款搭載磷酸錳鐵鋰電池車輛入公告2023-08-18 22:37
|
電池廠商/車企紛紛入局 大圓柱電池或提前量產?2023-04-04 17:36
|
寧德時代公布鈉離子電池新進展:續航新突破。有望替代鋰電池嗎?2022-11-30 17:49
|
電動汽車續航之外,動力電池公司新的突破口是什么?2022-07-13 08:35
|
1000km續航惹爭議 動力電池技術之爭再起波瀾2021-04-26 21:30
|
蔚來150kWh電池明年1月發布 續航超900公里2021-04-26 2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