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據乘聯會初步統計,8月1-31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9.8萬輛,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9%;今年以來累計零售442.4萬輛,同比增長36%。
動力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如今大規模廢舊動力
電池退役潮已經來臨。面對大量待處理的廢舊動力電池,如何數字化賦能鋰電池資源化利用,探索動力電池回收的新形式,已成為市場關注的新焦點。
電池聯盟注意到,針對行業痛點,一些企業已行動起來,探索運用數字化的新形式布局動力電池回收。
去年12月,京東科技與一汽富奧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智鏈e電”電池回收服務小程序,共同助力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數字化。
據了解,“智鏈e電”是富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動力電池回收服務軟件。車主可以通過在線填寫車輛信息對愛車的電池殘值進行預估,通過在線預約到富奧智慧合作網點進行免費線下檢測。在獲得報價后,富奧智慧通過回收網點提供一站式服務。
今年3月10日,國內首個鋰電循環產業互聯網平臺“鋰++”(www.lijiajia.net)發布及上線儀式在江蘇無錫舉行。
“鋰++”平臺由天奇股份作為主要發起方,聯合京東科技、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北京市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四方共建,致力于促進生態各方構建鋰電池循環產業市場機制,推動廢鋰電池收集、倉儲、運輸、梯次利用、拆解處理、再生利用產業鏈融合和規范化運作,以技術創新和數字化驅動促進鋰電池循環利用,探索鋰電池回收領域的新模式,并通過引入供應鏈金融科技,助力產業鏈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據介紹,目前國內已經初步建立起鋰電池循環回收體系,根據回收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新能源車企、電池廠商、電池回收利用企業以及互聯網+產業聯盟四種不同模式。每種模式都各有優勢和不足。
“鋰++”將充分整合產業、金融、數智等要素,未來在構建鋰電循環產業的全品類交易市場的同時,集成推出六大服務體系,包括“鋰+倉”、“鋰+通”、“鋰+檢”、“鋰+融”、“鋰+工”、“鋰+詢”。其中“鋰+倉”服務是指高標準數字化智慧倉儲;“鋰+通”服務是指合規承運商運力準入和調度網絡;“鋰+檢”服務是為鋰電池的檢測、維修、評估、保養;“鋰+融”服務是供應鏈金融、電池銀行、保險服務等;“鋰+工”服務是拆解破碎制粉、元素提純等;“鋰+訊”服務是提供資訊、設備、數字化等。
7月10日,集群車寶及常岳新能源“共建新能源動力電池數字化回收平臺”新聞發布會暨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圓桌論壇在廣州召開,參會代表共同探討了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上下游之間的協同與合作。
據了解,目前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領域仍存在動力電池檢測方式比較繁瑣、效率低,且每一塊電池散落在消費者手中難以溯源等痛點。要打通動力電池回收整個環節,首先要有跟消費者關系密切的全國性汽車服務維修數字化終端網點,同時還需要對新能源電池實現線上智能檢測評估和健康度管理。
集群車寶數字化終端渠道與常岳新能源大數據檢測評估相結合,可以解決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板塊的痛點,既有利于廢舊電池的回收,也有利于新能源車輛的安全行駛。
該新能源動力電池數字化回收平臺具備兩大功能,一是動力電池回收價值評估,二是動力電池健康檢測。在動力電池健康檢測功能中,包含車輛電池基礎數據、動力電池檢測數據、車輛充放電數據、車輛行駛數據、異常情況信息五個維度,其中動力電池檢測數據是核心指標,其中有一項,當自放電率分值過低<60分時,就有著火風險。通過檢測報告,能夠幫助消費者避免大部分安全風險。
可見,數字化賦能電池回收已成為展現企業自身實力的一個窗口,這對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此背景下,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主辦、電池聯盟承辦的“第十二屆退役動力電池高值化循環利用發展高峰論壇”,將于2023年9月16-17日在廣東深圳召開。
此次會議將邀請多位行業著名專家、知名企業高管、渠道商、廠商等專業人士,通過主題報告、圓桌會議、動力電池回收拆解技術報告發布、產業分享、企業參觀等形式助力退役動力電池回收企業的資源化、高效化、綠色化發展,同時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實現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全產業鏈互利共贏。
論壇上,深圳市杰成鎳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楊昊昱將就鋰電池資源化利用的數字賦能做主題演講,歡迎關注和參與!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