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上汽集團公告稱,擬在其控股子公司捷氫科技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將其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分拆上市完成后,上汽集團仍將維持對捷氫科技的控制權。
上汽集團表示,通過本次分拆上市,上汽集團希望將捷氫科技打造成為公司下屬獨立的氫能和氫燃料
電池業務上市平臺,通過科創板上市進一步加大氫能和氫燃料
電池業務核心技術的投入,實現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業務板塊的做大做強,增強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公開資料顯示,上汽集團是國內最早開展燃料電池技術研發的汽車企業,多年來,相繼推出燃料電池轎車、MPV、輕客、大客車、輕卡、重卡等多款乘、商用車產品,在全國13個城市實現商業化運營,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實現多品種燃料電池車商業化落地的企業。
2020年9月,上汽集團發布中國汽車行業首個“氫戰略”: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電池整車產品,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電池研發運營團隊,形成萬輛級燃料電池整車產銷規模,市場占有率在10%以上。
2021年7月20日,上汽集團與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投資協議》。根據協議,十四五期間,上汽集團及旗下上汽紅巖、捷氫科技將在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投資20億元,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現代化燃料電池重卡產業鏈;多方將精誠攜手打造全球首個萬輛級燃料電池汽車(重卡)產業化應用項目,今年計劃交付500輛燃料電池重卡,并同時推動純電動重卡的產業布局和應用。
上汽集團子公司捷氫科技成立于2018年,主要從事氫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及工程技術服務,目前,已完成多款燃料電池電堆和燃料電池系統的產品開發。
今年以來,捷氫科技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發展提速:
5月,捷氫科技上海新園區投入運營,園區擁有研發辦公、測試驗證、生產制造、氫氣供應四大功能,產線覆蓋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儲氫系統全系列產品,全面保障公司“車規級、高性能、高可靠”燃料電池產品的高品質制造。
10月28日,捷氫科技發布首個燃料電池電堆平臺——M4電堆平臺,并同步推出基于該平臺的首款燃料電池電堆捷氫啟源M4H,以及燃料電池系統捷氫啟源P4H、P4L。據介紹,基于全新M4電堆平臺所打造的燃料電池產品,功率范圍將全面覆蓋30kW-230kW,擁有超過15,000hrs的超長壽命,額定功率密度達4.2kW/L,峰值功率密度達5.1kW/L。
不過,從業績上看,捷氫科技不像在燃料電池領域那樣表現出色,甚至還處于虧損階段。上汽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捷氫科技營收分別為0元、1.12億元、2.4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6.7萬元、-3370萬元及-9305.8萬元。
對于本次將捷氫科技分拆上市的背景及目的,上汽集團給了兩點解釋:
一是積極落實國企改革要求,深入貫徹國家雙碳戰略。該公司提到,氫能被普遍認為是脫碳和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解決方案,本次分拆是上汽集團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提升氫能源關鍵技術能力,打造綠色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重要實踐。
二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加快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捷氫科技是上汽集團深化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業務能力建設的關鍵載體。本次分拆捷氫科技至科創板上市,有利于加快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助力上汽集團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建設。同時,有助于捷氫科技提升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產業核心技術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而央企中國能建近日也入局氫能。11月26日,該公司發布公告,擬設立全資子公司中能建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50億元,注冊地為北京大興區,此次投資氫能子公司中國能建將持股100%。
據了解,氫是一種清潔能源,燃燒生成水,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物。因此,氫能被認為是極具發展前景的二次能源,其產業鏈涉及上游制氫、中游儲運及下游應用等多個環節。
氫能具有清潔低碳、高熱值、高轉化率等優勢,其利用形式很多,如作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電池,或轉換成固態氫用作結構材料等。發展氫能,對于能源領域節能減排、深度脫碳、提高利用效率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而燃料電池具備運行中零排放、高效率等優異特性,燃料電池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我國氫能源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中國氫能聯盟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到2050年,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將超過10%,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并且,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發展也已經由技術探索階段進入商業化應用初期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為發展氫能和燃料汽車產業,近期,多地發布了當地在相關領域的最新規劃。
11月15日,上海市建設市場信息服務平臺發布《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在站址選擇上,中心城區不應建一級加氫站,加氫站宜靠近公路與城市干道或交通方便的次干道,但不應設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附近。同時,加氫站內的工藝設施與站外建、構筑物的安全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加氫站技術規范》GB50516 的規定,并不應小于規范所列的距離指標。
11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在氫能方面,《規劃》從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和國際創新合作承載平臺3個方面作出了進一步的規劃,包括推進北京中日創新合作示范區建設,建設氫能產業創新中心,加強氫能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深化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等。
11月24日,浙江省發改委舉行《浙江省加快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媒體吹風會。在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方面,該省集聚了愛德曼、德燃動力等一批國內氫能裝備研發制造領先企業;制氫方面,寧波、嘉興等地高純度氫氣產能可達10萬噸以上。
11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指出,河南在氫能領域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全省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總量力爭突破1萬輛,建成千億級鄭開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類加氫站100座以上,實現重點應用區域全覆蓋。
江蘇省近日發布《江蘇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到: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加快起步。截至2020年底,該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企業110余家,初步形成了涵蓋上游氫氣制備、儲運,中游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整車制造和加氫站建設運行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累計投放氫燃料電池汽車300余輛,建成商業加氫站5座,加氫能力均達1000kg/天。集聚了重塑科技、弗爾賽、氫璞創能、江蘇清能、勢加透博、金通靈、國富氫能等一批骨干企業,燃料電堆、空壓機、加氫站成套設備等產品技術和市場優勢顯著。
為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將氫能及儲能作為未來產業進行的前瞻規劃,推動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將于2021年12月27日在廣東省佛山市召開第三屆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技術論壇暨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燃料電池與氫能產業專委會成立大會。福建雪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得利茲新技術有限公司、天津錦美氫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都將參會,歡迎報名咨詢。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