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聯盟了解到,近日,先導智能與寶馬汽車簽訂合作協議,為其提供新能源汽車PACK智能產線整體解決方案。
該項目為德國寶馬在2020年規劃的重點項目,從去年初即開始與先導智能進行對接。在去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導致商務交流不便的情況下,先導智能積極響應客戶需求,應用虛擬現實、遠程視頻交互、線上技術協同等方式與客戶進行了深入技術交流,汽車產線強大的技術實力贏得了寶馬的高度認可。
先導智能表示,這一合作不僅是先導汽車智能產線業務邁出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先導數字制造技術碰撞汽車電動化趨勢的結晶。
全球領先新能源裝備提供商
先導智能官網顯示,先導智能成立于2002年,業務涵蓋鋰電池智能裝備、光伏智能裝備、3C智能裝備、智能物流系統、汽車智能產線、燃料電池智能裝備、激光精密加工、機器視覺等八大領域。2015年,先導智能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市值超400億元,成為鋰電裝備市值第一股。
2017年,先導智能全資收購國內領先的化成電源、分容測試和后道物流產線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珠海泰坦新動力電子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可提供從漿料、攪拌、涂布、輥壓、分切、卷繞/疊片、組裝、化成、分容測試和物流系統等鋰電池整線設備,并配備先導自主研發的MES生產執行系統,為鋰電池企業打造智能化工廠。
2020年12月17日,先導高端智能裝備華南總部制造基地奠基儀式在珠海市香洲區舉行。華南制造基地規劃為先導鋰電池后段智能裝備的加工制造總部,建成后將實現年產鋰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逾50條,五年內新增產值規模超70億元。
此外,先導智能在固態電池生產設備和技術儲備上也有布局,部分產品可用于固態電池的生產。
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裝備提供商,先導智能已與松下、索尼、三星SDI、LG化學、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并引進一流的博士研發團隊,為客戶提供整線智能解決方案。
據介紹,先導智能汽車產線業務已覆蓋全品類模組(方形/軟包/圓柱)智能產線、PACK智能產線、電驅智能產線、汽車總裝智能裝備等各個領域,并已與大眾、奧迪、奔馳、寶馬、通用、特斯拉、豐田、一汽、上汽、北汽等海內外知名客戶達成戰略合作,為客戶交付了眾多高自動化率(模組自動化率最高超過95%,PACK自動化率最高超過50%,電驅整體解決方案從定、轉子分裝到電驅成品下線平均自動化率最高超過85%)、高安全性、可靠穩定的各類產線。
目前,先導智能汽車產線已探索出一條與頭部客戶“以協同聯合開發帶動項目合作”的深度合作模式。并以此理念為依托,在完成國內東北區、京津冀區、長三角區、西南區、華南區的業務布局之后,汽車產線已走出國門,依托全球六大分公司辦事處,正在為歐洲、美洲、日韓、大洋洲等客戶集群打造國際服務體系。
綁定大客戶寧德時代
在先導智能的眾多客戶中,不得不提一個名字——寧德時代!
先導智能是寧德時代的上游設備供應商,近年來先導智能已經陸續獲得寧德時代多筆大額訂單。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先導智能來自寧德時代及其控股子公司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16億元、4.7億元、18.1億元。
2020年8月10日,寧德時代宣布將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90.67億元。
2020年9月14日晚,先導智能發布定增預案,擬通過募資不超25億元,用于投資先導高端智能裝備華南總部制造基地等5個項目,寧德時代擬認購全部定增股份。定增完成后,寧德時代將持有先導智能6934.81萬股股份,占發行后總股本的7.29%,成為先導智能第二大股東。
先導智能的25億元定增募資是寧德時代第一筆落地的投資。
去年11月10日晚,先導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泰坦新動力自2020年9月21日至本公告披露日期間,陸續收到主要客戶寧德時代及其控股子公司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的定點信的中標通知,合計中標鋰電池生產設備約32.28億元人民幣(不含稅)。
先導智能表示,本次中標金額32.28億元人民幣(不含),約占公司2019年經審計營業收入總額的68.92%。本次中標有利于公司及子公司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業務拓展,提高公司收入規模及盈利能力,預計將對公司本年及未來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東吳證券預計,未來幾年寧德時代新增產能有望達244GWh,對應設備投資超600億元。并表示,先導智能與寧德時代長期合作后,寧德時代將會給予戰略設備商一個穩定合理的盈利水平,促進設備商良性發展,更專注研發新產品更好服務其前沿技術。
從中可以看出,鋰電池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鋰電設備正成為新的市場藍海。
國產鋰電裝備水平正向國際化發展
鋰電設備從工序上可分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個環節。其中,前段極片制作涉及攪拌機、涂布機等設備,中段電芯組裝涉及卷繞機、疊片機等,后段后處理涉及化成、分容等設備。
據業內人士測算,2020年-2022年鋰電池設備市場空間為316.1 億元、359.4億元、402.6億元,同比增長51%、13.75%、12%,其中國內市場2019-2022年復合增速為12.47%,海外市場2019-2022年復合增速為50.5%。未來三年將會是行業訂單的大年,市場容量未來3年翻倍增長。
近年來,國產鋰電池裝備水平正在向國際化發展。太平洋證券指出,從國內市場看,鋰電設備領域除了某些前段工藝涉及海外設備,其他基本已完成國產化,性價比優勢明顯。在未來的競爭中,國內龍頭廠家在技術、資本、整線能力上都擁有強大優勢。國內鋰電設備行業將強者恒強,龍頭企業將不斷提升市場份額。
可以預見,隨著鋰電池行業集中度的提高,像先導智能這樣與頭部客戶有深度合作,并且有技術優勢的鋰電設備企業會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