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董事阿特·萊文森(Art Levinson)已經給喬布斯打了幾十個電話,希望能夠說服喬布斯,讓他了解原生 App 蘊含的潛力。
喬布斯可沒空理他。當時 iPhone 3G 正在研發當中,那是第一代 iPhone 的功能補齊版,開始支持 3G 網絡、GPS,外觀材質也從金屬改為塑料,顯得更加圓潤精致。
與此同時,iPad 的產品計劃也在穩步推進,早在 iPhone 之前,喬布斯就決定要做平板電腦了。更重要的是,喬布斯一開始就沒打算讓用戶通過 App 來定制 iPhone。
前幾個月,喬布斯還信誓旦旦地對開發者們說:
iPhone 內置了完整的 Safari 瀏覽器,因此,你可以借助 Web 2.0 + AJAX(如今我們把這叫做 HTML 5)開發出讓人驚嘆的 App,這些 Web App 跟 iPhone 內置的原生 App 完全相同,可以與 iPhone 的服務完美結合,甚至可以通過 URL 來發送電子郵件、撥打電話甚至在 Google 地圖上查找位置。
你猜怎么著,這里完全不需要 SDK(軟件工具開發包),如果你熟知如何用最新的網頁標準編寫程序的話,那么今天你就擁有了為 iPhone 打造驚喜所需要的一切。所以,開發者們,我們已經準備了一個無比美妙的故事,你馬上就可以為 iPhone 開發 App 了!
在喬布斯看來,用戶根本不必給 iPhone 安裝什么軟件,所有的需求在 Safari 瀏覽器里都能得到滿足,開發者甚至連 SDK 都不需要,只要會用 HTML 5 編程就可以了,多方便、多美妙啊!
但是,這個「無比美妙的故事」開發者們可不買賬,業界評論家約翰·格魯伯(John Gruber)很好地總結了開發者們的想法:
如果你不得不喂我們吃屎一樣的三明治,那就直說好了。別告訴我們這有多幸運,這玩意兒嘗起來有多美妙。
Web App 受制于瀏覽器,根本無法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核心體驗,而且不同 Web App 商店的定價策略也是大相徑庭,用戶如何付費的問題難以解決。對于開發者來說,iPhone 支持第三方原生 App 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
因此,iPhone 初代發售僅僅一個月后,就被黑客破解了。各種越獄工具隨之而來,甚至出現了越獄應用商店,比如 Installer.app 以及后來的 Cydia。通過越獄,用戶可以在 iPhone 隨意地安裝各種各樣的軟件,完整地享受開發者為 iPhone 量身定制的各種功能。
這可比當時的 HTML 5 應用強多了!
開發者們的反應顯然是蘋果不愿意看到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阿特·萊文森已經忙得焦頭爛額。蘋果高級副總裁斯科特·福斯托爾(Scott Forstall)也認為,原生 App 對 iPhone 來說是必要的。在董事和副總裁的力勸之下,喬布斯終于妥協了:
我想說的是:我們希望 iPhone 能用上原生的第三方 App,我們計劃在 2 月份為開發者提供一套 SDK 工具。蘋果很樂意能在 iPhone 上建立一個活躍的第三方開發者社區,并為用戶提供數以百計的新 App。iPhone 擁有革命性的多點觸摸界面,強大的硬件和先進的軟件架構,我們相信已經為開發者創造了最好的移動平臺。
喬布斯的這次妥協,換來了贊譽無數的 App Store 應用商店——盡管蘋果通過 App Store 抽取了開發者 30% 的收入,但開發者獲得了更自由的開發環境以及蘋果品牌的加持,用戶則收獲了數不盡數的優秀 App 和安全無虞的下載渠道。
App Store 的誕生,是蘋果、開發者和用戶三方的共贏。
2008 年 7 月,App Store 隨著 iPhone 3G 的發布正式上線。iPhone 3G 是第二代 iPhone,但看上去更像是為初代 iPhone 的種種不完美做一個補充。
時隔一年,蘋果終于推出了支持 3G 網絡和 GPS 定位的 iPhone。iPhone 3G 的其他硬件配置幾乎沒有變化,外觀材質與初代 iPhone 相比甚至有所縮水。
(iPhone 3G/3GS 同期的競爭對手們,圖片來源:Gsmarena)
iPhone 3G 摒棄了初代的鋁合金后蓋,反而采用了便宜的 ABS 塑料。如今,很難去揣測當年蘋果為什么要更換機身材質,蘋果可能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產能。
iPhone 3G 合約機的起售價為 199 美元,在全球超過 20 個國家首發;而初代 iPhone 發布時售價高達 499 美元,僅僅在美國本土發售——這也就難怪兩代 iPhone 之間的銷量差距如此巨大。2007 年,在第一代 iPhone 開賣 74 天之后,銷量才達到 100 萬臺;而 iPhone 3G 僅僅發售一周,銷量就突破了百萬大關。
當然,蘋果也有可能是為了讓 iPhone 顯得更具質感而作出的選擇,從 iPhone 3G 起,每一代 iPhone 都提供了黑白兩色可選,iPhone 7 上的亮黑色,其實是與 iPhone 3G 一脈相承的——只不過,隨著工藝的進步,亮黑色 iPhone 的機身材質經歷了從塑料到玻璃再到金屬的變遷。
盡管 iPhone 3G 在硬件上的變化并不多,但有了高速 3G 網絡的加持,iPhone 3G 就已經具備了點燃移動互聯網的潛力。還記得在 2007 年的 iPhone 發布會上,喬布斯是如何描述的嗎?
iPhone 運行的是 OSX 系統!
實際上,當時 iPhone 運行的根本不是 OSX,而是一套專門為 iPhone 定制的移動終端操作系統——原名為 iPhone OS,iPhone 4 之后改名為 iOS。
App Store,是 iOS 生態的護城河。
2008 年 9 月,App Store 僅僅上線兩個月,上面的 App 下載次數就超過了 1 億次;一年后,App Store 上的 App 下載次數已經達到了 15 億次。
如今,App Store 上已經有超過 240 萬個 App,開發者從 App Store 所獲的收益已經高達 700 億美金。
市場調研機構 App Annie 的數據顯示,僅 2017 年第二季度,iOS 用戶就在 App Store 上消費了近 100 億美金,而這其中有 30% 要落入蘋果的腰包。App Store、Apple Music 以及 iCloud 共同構成了蘋果的「服務」類營收,蘋果 2017 Q3 財報顯示,「服務」類營收已經高達 72 億美金,相當于一家「財富 100」公司,是蘋果第二大收入來源。
(2017 Q2 全球用戶在 App Store 上的消費總額,圖片來源:App Annie)
日漸豐富的 App 讓手機不再是一款收發短信、撥打電話的通訊工具,智能手機的潛力被不斷地開發、挖掘,互聯網的重心逐漸從桌面端向移動端傾斜——如今,人人能可以買一樣的 iPhone,但每部 iPhone 上的 App 卻不盡相同。
App Store 的誕生徹底改變了互聯網流量的分發方式。以往,互聯網的入口來自瀏覽器、搜索引擎,但如今,每個 App 都是流量入口,互聯網公司通過自己的 App 直達用戶,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壟斷被打破了,誕生了諸如 Facebook、Snap、今日頭條、微信這樣的新巨頭。
2007 年,世界上市值最高的 10 家公司里,只有微軟一家科技公司;到了 2017 年,這份列表里 70% 都是科技公司,而這些科技公司大多都想通過 App 來留住你的注意力,淘寶、微信、Facebook、Instagram、YouTube……不外如是。
(2007 年與 2017 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公司對比,圖片來源:Weibo)
據 App Annie 估計,2016 年全球應用經濟 3 大類盈利來源(包括所有移動應用商店收入、應用內廣告和移動商務收入)的總值高達 1.3 萬億美元。這是 34 億人在應用上花費了 1.6 萬億小時所帶來的結果,相當于 2016 年平均每人通過這 3 種形式為應用經濟創造了 379 美元的價值。
預計到 2021 年,應用經濟的規模將達到 6 萬億美元。這個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當年差點就砸在喬布斯的一念之間。
你知道后來喬布斯是怎么說的嗎?在 2010 年的 D8 會議上,他曾對資深行業記者莫博士這么說道:
看到了吧?這是個偉大的創舉,回頭看看幾年前,根本就沒有智能手機的應用商店。
以前和現在不同,如今(軟件市場)規模巨大,(以前)當你買手機的時候,運營商還要操心在手機上應該有什么,而 iPhone 是第一臺讓運營商只考慮網絡,我們來搞定內容的手機。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