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SLA.NASQ)已不僅是一家賣
電動車的公司了,比
電動車更引人關注的是其CEO伊隆·馬斯克的故事。
4月,特斯拉以510億美元市值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創造了汽車工業的歷史。從去年11月宣布收購太陽能公司SolarCity以來,不到半年,特斯拉股價漲幅已經超過50%,馬斯克凈資產已經超過13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富有的100人之一。
馬斯克針對不斷膨脹的市值發表評論稱:“如果從傳統的指標來衡量特斯拉的股價,一定是荒謬的。”所謂傳統的指標,即以市盈率、市銷率等指標來衡量,特斯拉作為一家去年虧損多達7.7億美元的公司,是不可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的。
一家成立了13年,卻僅有兩個季度財報顯示盈利的企業,為何能讓資本如此缺乏理性?原因只有一個:馬斯克的故事實在講得太好了,以至于沒有人認為它會是假的。
馬斯克不僅主導了電動汽車和能源存儲市場的發展趨勢,為緩解城市交通擁堵,他曾提出“膠囊高速列車”的方案,近期,他還介紹了自己的新公司“Boring Company”的地下立體隧道的方案。
不過,馬斯克在特斯拉上投入的精力應該是最多的。目前,特斯拉即將迎接Model 3的上市,未來將超級充電樁數量增加一倍至1萬個,以應對Model 3交貨后激增的需求。此外,特斯拉在全球范圍都宣布了重大的降價措施,中國的Model S和Model X部分現車價格也出現松動。據特斯拉內部人士透露,這是“多重優惠政策的疊加效應”。不過筆者認為,降價可能是特斯拉為達到銷售預期目標采取的措施。
從汽車銷售數量來看,特斯拉仍然遠不及傳統汽車巨頭。去年特斯拉總共賣出7.6萬輛車,福特賣出670萬輛,通用的銷量更是突破1000萬輛。
受益于中國創新科技大潮所催生的對于馬斯克這類“鋼鐵俠”式的英雄人物的崇拜,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量快速拉升。
人人網創始人陳一舟表示,馬斯克不是“普通的天才”。他認為:“世界上能讀懂馬斯克的人可能不到十個,馬斯克就像托馬斯·愛迪生那樣偉大,可能在同一時代,只有貝佐斯才有可能和他成為同類。”
小米的創始人雷軍也是馬斯克的“死忠粉”。2014年他在硅谷見到馬斯克后,發微博說:“和馬斯克相比,我們就好像在做每個人都能做的事情,但是他做的是別人想不到的事。”雷軍是中國最早購買特斯拉的科技大佬之一。
馬斯克的一些瘋狂想法,在中國科技領導者看來,正是中國最缺乏的,即原創想法。中國科技公司一直都是以模仿為主,如果說騰訊微信的成功算一個特例,那么中國其他的科技巨頭公司也無非是谷歌、YouTube和Facebook這些美國公司的翻版,最多是在原版的基礎上稍作改進。
馬斯克的創新精神是顛覆性的。在傳統的互聯網科技發展放緩之際,單靠商業模式推動的創新已經難以讓投資人興奮起來。人類需要一些激進的想法來推動更高層次的科技創新。科技公司要想引領全球,就必須得有自己真正的原創,而不是人云亦云。
過去20多年,科技極客在中國受到的歡迎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熱烈。早在上世紀90年代比爾·蓋茨來中國的時候,他就受到了搖滾明星般的熱情對待,粉絲蜂擁來看他。而在今天,無論是蘋果的庫克,還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來中國,都會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而現在,馬斯克的現身可能更容易讓人們尖叫。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