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發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時間:2019-06-20 15:56來源:科技部 作者:綜合報道
點擊:
  
       6月19日,科技部關于了“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以下為氫能部分內容:
 
“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2019 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及國務院《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 年)》《“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提出的任務,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實施“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根據本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的部署,現發布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本重點專項總體目標是:大幅提升我國可再生能源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風電、光伏等國際技術引領;掌握光熱、地熱、生物質、海洋能等高效利用技術;推進氫能技術發展及產業化;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電平價上網,大面積區域供熱,規模化替代化石燃料,為能源結構調整和應對氣候變化奠定基礎。
 
       本重點專項按照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與海洋能、氫能、可再生能源耦合與系統集成技術6個創新鏈(技術方向),共38個重點研究任務。專項實施周期為5年(2018—2022年)。
 
       按照分步實施、重點突出的原則,2019年擬在6個技術方向啟動24~45個項目,擬安排國撥經費總概算約4.38 億元。基礎研—2—究類項目經費以中央財政經費為主,共性關鍵技術類項目鼓勵企業參與,達到規;炞C階段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經費以企業投入為主。凡企業牽頭的項目須自籌經費,自籌經費總額與國撥經費總額比例不低于 1:1。
 
       5. 氫能
 
       5.1 車用燃料電池膜電極及批量制備技術(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針對商用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技術要求,研發高性能長壽命膜電極以及批量制備工藝。具體包括:高性能、長壽命、低成本全氟質子交換膜制備技術;膜電極陰陽極催化層結構與性能研究,并優化其全氟質子導電聚合物粘結相;膜電極陰陽極氣體擴散層結構與性能研究;邊框材料與密封結構研究;膜電極連續工業化制備技術與裝備開發。
 
       考核指標:質子膜質子傳導電阻≤0.02Ωcm2,氫滲透≤2mA/cm2,化學機械混合耐久性≥20000 循環;膜電極活性面積≥200cm2,Pt 載量≤0.4mg/cm2,在0.62V 電壓下電輸出性能≥2A/cm2 以及在0.8V 電壓下≥0.3A/cm2;抗反極時間≥100 分鐘(75oC,0.2A/cm2),抗200 次反極電流循環后(-10℃,0.2A/cm2,15s),膜電極性能損失≤5%;壽命≥2 萬小時(按燃料電池客車工況測試5000 小時,性能衰退≤2.5%);膜電極產能≥20 萬平方米/年。
 
       5.2 車用燃料電池空壓機研發(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針對車用燃料電池空壓機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具體包括:壓縮機優化設計技術;先進空壓機軸承技術及高速轉子動力學匹配技術;超高速高效永磁電機技術;車載高頻控制器技術;空壓機系統一體化集成及控制技術;空壓機系統減振降噪及可靠性提升技術;小批量制造工藝。
 
       考核指標:額定流量≥125g/s;壓縮比≥2.5,出口壓力波動偏差≤2%;噪聲≤70dB(A)(測試標準:GB/T1859-2000,1 米法);振動最大均方根加速度≤1g,抗振等級符合ISO 16750 標準;怠速至額定轉速響應時間≤3s;出口空氣含油量=0.03mg/Nm3;控制器輸入功率≤16kW;壽命≥8000h,起停次數≥10 萬次;空壓機系統(不含控制器)重量≤15kg;交付20 套空壓機系統配套主機廠。
 
       5.3 車用燃料電池氫氣再循環泵研發(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針對車用燃料電池氫氣再循環泵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具體包括:氫氣再循環泵的總體設計技術;氫氣再循環泵防爆及密封設計技術;復雜多相介質環境適應性技術;氫氣再循環泵的可靠性提升技術;氫氣再循環泵的減振降噪技術;小批量制造工藝。
 
       考核指標:在1400NL/min 條件下,出口壓升≥0.20bar;系統效率≥60%(控制器輸入端到再循環泵出口,臺架測試結果),噪聲70dB(A)(測試標準:GB/T1859-2000,1 米法);壽命≥5000h;工作介質溫度-30~90℃,工作介質濕度0%~120%RH;具備內部結冰堵轉保護功能,結冰融化后可正常運行;交付20 套氫氣再循環泵配套主機廠。
 
       5.4 70MPa 車載高壓儲氫瓶技術(共性關鍵技術)
 
       研究內容:針對我國70MPa 碳纖維纏繞氫瓶儲氫密度偏低,瓶口組合閥主要依賴進口的問題,開展高密度車載高壓儲氫技術研究。具體包括:高壓儲氫瓶內膽設計與制造技術;低成本高強碳纖維纏繞設計及工藝優化;高耐候性粘結劑改性技術;碳纖維纏繞氫氣瓶優化設計與工藝;高壓瓶口組合閥及瓶口密封結構設計與制造技術;高壓儲氫瓶充放氫循環失效機理及無損失效檢測技術研究。
 
       考核指標:碳纖維纏繞氫氣瓶公稱工作壓力70MPa,單位質量儲氫密度≥5.0wt%(包括瓶口閥),壓力循環次數≥7500 次;安全性能滿足UN GTR13 要求;建立國家/行業產品標準(送審稿)。
 
       5.5 車載液體儲供氫技術(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針對重型車輛的車載大容量液體儲供氫系統,開展高密度液體儲供氫關鍵技術研究,具體包括:高密度液體儲供
 
       氫系統總體方案制定及參數匹配的研究;車用液體儲氫容器、氣態氫氣發生裝置、儲氫液體加注泵等關鍵零部件的研制;供儲氫系統狀態監測和實時預警技術;液體儲供氫系統的安全技術規范研究。
 
       考核指標:單臺車載系統供氫能力≥30kg,供氫速率≥10kg/h;供氫能耗每立方米氫氣應小于1.5kwh/m3(H2)。液體儲供氫系統的質量儲氫密度≥6%wt,一次加滿儲氫液體后不釋放氫氣時間≥5 天(或者日蒸發率≤6%)。制定車載液體儲供氫系統的國家安全技術規范或國家/行業標準1 項(送審稿)。
 
       5.6 燃料電池車用氫氣純化技術(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針對我國工業(高)純氫中的H2S 等有害雜質降低車用燃料電池壽命、固體顆粒降低加氫機可靠性等問題,開展燃料電池車用氫氣低成本定向純化技術研究。具體包括:H2S 等有害雜質的定向純化材料;純化材料與雜質成分的相互作用機制;氫純化系統設計及其定向除雜技術;氫氣中痕量雜質檢測技術;氫氣品質在線監控技術。
 
       考核指標:氫氣純度≥99.999%,氫氣中總S(以H2S 計)≤0.004ppm,甲醛≤0.01ppm,總鹵化物(以鹵離子計)≤0.05ppm,NH3≤0.1ppm,CO≤0.2ppm,甲酸≤0.2ppm,顆粒物≤1.0mg/kg,純化成本≤2.0 元/kg H2,實現氫氣品質的在線監控。
 
       5.7 加氫站用高安全固態儲供氫技術(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面向我國加氫站高安全儲供氫需求,開展基于我國優勢資源的高安全固態儲供氫技術研究。具體包括:基于我國優勢資源低成本固態儲氫材料設計與制備技術;高安全低壓高密度固態儲氫裝置設計和制備技術;靜態壓縮裝置設計和制備技術;儲供氫裝置熱管理系統設計技術;儲供氫裝置站用安全監控技術。
 
       考核指標:在10Mpa 條件下,固態儲氫容器內容積體積儲氫密度≥55kg/m3;靜態壓縮供氫壓力≥70MPa;供氫速率≥1kg/min。
 
       5.8 70MPa 加氫站用加壓加注關鍵設備(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針對70MPa 加氫站用加壓加注關鍵設備開展關鍵技術的研究,具體包括:90MPa 氫壓縮機整體設計及核心部件開發,整機可靠性研究;預冷加注一體化加氫機核心部件設計和工藝研究,整機可靠性研究;通過本項目突破氫壓縮機和加氫機核心關鍵技術,實現小批量的生產和配套。
 
       考核指標:(1)加氫機:加注壓力70MPa,加氫精度不低于±1%,符合國家標準并兼容國際主流標準和加注協議;(2)氫氣壓縮機:壓縮機排氣壓力≥87.5MPa,排氣流量≥每小時200 標方(進氣壓力15MPa 時),軸功率≤46.5kW;氫氣壓縮機連續無故障運行≥500h。加氫機、氫氣壓縮機基于自主研發,性能不低于國際同類產品。
 
       5.9 加氫關鍵部件安全性能測試技術及裝備(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針對加氫站關鍵零部件泄漏、斷裂等問題,開展相應的安全性能測試技術及裝備研究。具體包括:加氫站關鍵零部件失效模式分析、故障檢測和安全評價技術;密封件及密封材料在高壓氫環境中損傷檢測技術及測試裝備;供氫系統關鍵零部件高壓高速氫氣沖擊(蝕)/自燃損傷檢測技術及測試裝備;火災等極端條件下加氫站高壓儲氫容器的失效機制和泄爆技術。
 
       考核指標:(1)密封材料在高壓氫環境中損傷檢測裝置:氫氣壓力140MPa、溫度0~200℃,氫氣環境內部動態力施加裝置行程≥20mm;(2)密封件臨氫環境服役性能測試裝置:測試壓力140MPa、測試溫度-60~150℃,氫氣自動循環頻率≥3 次/分鐘;(3)高壓氫氣沖擊(蝕)/自燃測試裝備:測試壓力140MPa、測試溫度-60~150℃,最大氫氣流速≥60m/s;(4)建立高壓氫環境典型密封材料性能數據庫、相關測試評價方法及技術標準。


       
       附通知全文: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國科發資〔2019〕20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的總體部署,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的相關要求,現將“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予以公布。請根據指南要求組織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組織申報工作流程
 
       1. 申報單位根據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內容以項目形式組織申報,項目可下設課題。項目應整體申報,須覆蓋相應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標。項目申報單位推薦1名科研人員作為項目負責人,每個課題設1名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可擔任其中1個課題的負責人。
 
       2. 項目的組織實施應整合集成全國相關領域的優勢創新團隊,聚焦研發問題,強化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典型應用示范各項任務間的統籌銜接,集中力量,聯合攻關。
 
       3.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申報評審采取填寫預申報書、正式申報書兩步進行,具體工作流程如下:
 
       ——項目申報單位根據指南相關申報要求,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填寫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項目預申報書,詳細說明申報項目的目標和指標,簡要說明創新思路、技術路線和研究基礎。從指南發布日到預申報書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項目牽頭申報單位應與所有參與單位簽署聯合申報協議,并明確協議簽署時間;項目牽頭申報單位、課題申報單位、項目負責人及課題負責人須簽署誠信承諾書,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及所有參與單位要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強對申報材料審核把關,杜絕夸大不實,甚至弄虛作假。
 
       ——各推薦單位加強對所推薦的項目申報材料審核把關,按時將推薦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統一報送。
 
       ——專業機構受理項目預申報。為確保合理的競爭度,對于非定向申報的單個指南方向,若申報團隊數量不多于擬支持的項目數量,該指南方向不啟動后續項目評審立項程序,擇期重新研究發布指南。
 
       ——專業機構組織形式審查,并根據申報情況開展首輪評審工作。首輪評審不需要項目負責人進行答辯。根據專家的評審結果,遴選出3~4倍于擬立項數量的申報項目,進入答辯評審。對于未進入答辯評審的申報項目,及時將評審結果反饋項目申報單位和負責人。
 
       ——申報單位在接到專業機構關于進入答辯評審的通知后,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填寫并提交項目正式申報書。正式申報書受理時間為30天。
 
       ——專業機構對進入答辯評審的項目申報書進行形式審查,并組織答辯評審。申報項目的負責人通過網絡視頻進行報告答辯。根據專家評議情況擇優立項。對于支持1~2項的指南方向,原則上只支持1項,如答辯評審結果前兩位的申報項目評價相近,且技術路線明顯不同,可同時立項支持,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結合過程管理開展中期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后續支持方式。
 
       二、組織申報的推薦單位
 
       1. 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
 
       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主管部門;
 
       3. 原工業部門轉制成立的行業協會;
 
       4. 納入科技部試點范圍并且評估結果為A類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及納入科技部、財政部開展的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行業試點聯盟。
 
       各推薦單位應在本單位職能和業務范圍內推薦,并對所推薦項目的真實性等負責。國務院有關部門推薦與其有業務指導關系的單位,行業協會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行業試點聯盟推薦其會員單位,省級科技主管部門推薦其行政區劃內的單位。推薦單位名單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上公開發布。
 
       三、申報資格要求
 
       1. 項目牽頭申報單位和參與單位應為中國大陸境內注冊的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時間為2018年5月31日前,有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范。國家機關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
 
       項目牽頭申報單位、項目參與單位以及項目團隊成員誠信狀況良好,無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
 
       申報單位同一個項目只能通過單個推薦單位申報,不得多頭申報和重復申報。
 
       2. 項目(課題)負責人須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1959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項目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6個月。
 
       3. 項目(課題)負責人原則上應為該項目(課題)主體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實際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員。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的公務人員(包括行使科技計劃管理職能的其他人員)不得申報項目(課題)。
 
       4. 項目(課題)負責人限申報1個項目(課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以下簡稱改革前計劃)以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項目(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的在研項目負責人(不含任務或課題負責人)也不得參與申報項目(課題)。
 
       項目(課題)負責人、項目骨干的申報項目(課題)和改革前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研項目(課題)總數不得超過2個;改革前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負責人不得因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課題)而退出目前承擔的項目(含任務或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負責人和項目骨干退出項目研發團隊后,在原項目執行期內原則上不得牽頭或參與申報新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計劃任務書執行期(包括延期后的執行期)到2019年12月31日之前的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不在限項范圍內。
 
       5. 特邀咨評委委員不能申報項目(課題);參與重點專項實施方案或本年度項目指南編制的專家,不能申報該重點專項項目(課題)。
 
       6. 受聘于內地單位的外籍科學家及港、澳、臺地區科學家可作為重點專項的項目(課題)負責人,全職受聘人員須由內地聘用單位提供全職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職受聘人員須由內地聘用單位和境外單位同時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隨紙質項目預申報書一并報送。
 
       7. 申報項目受理后,原則上不能更改申報單位和負責人。
 
       8. 項目的具體申報要求,詳見各重點專項的申報指南。
 
       各申報單位在正式提交項目申報書前可利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查詢相關科研人員承擔改革前計劃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情況,避免重復申報。
 
       四、具體申報方式
 
       1. 網上填報。請各申報單位按要求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網上填報。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將以網上填報的申報書作為后續形式審查、項目評審的依據。預申報書格式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相關專欄下載。
 
       項目申報單位網上填報預申報書的受理時間為:2019年7月10日8:00至8月9日16:00。進入答辯評審環節的申報項目,由申報單位按要求填報正式申報書,并通過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提交,具體時間和有關要求另行通知。
 
       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http://service.most.gov.cn;
 
       技術咨詢電話:010-58882999(中繼線);
 
       技術咨詢郵箱:program@istic.ac.cn。
 
       2. 組織推薦。請各推薦單位于2019年8月14日前(以寄出時間為準),將加蓋推薦單位公章的推薦函(紙質,一式2份)、推薦項目清單(紙質,一式2份)寄送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推薦項目清單須通過系統直接生成打印。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5號中信所170室,郵編:100038。
 
       聯系電話:010-58882171。
 
       3. 材料報送和業務咨詢。請各申報單位于2019年8月14日前(以寄出時間為準),將加蓋申報單位公章的預申報書(紙質,一式2份),寄送至承擔項目所屬重點專項管理的專業機構。項目預申報書須通過系統直接生成打印。
 
       各重點專項的咨詢電話及寄送地址如下:
 
       (1)“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68104430、68104408;
 
       (2)“核安全與先進核能技術”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68104430、68104408。
 
       (3)“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68104457。
 
       (4)“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及集成”重點專項咨詢電話:010-68104410。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一號西苑飯店九號樓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計劃與監督處),郵編:100044。
 
科 技 部 
 
2019年6月12日 

(責任編輯:子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www.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图片|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黄色成年人网站| 日韩高清特级特黄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久草福利在线观看| 麻豆va在线精品免费播放|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国产免费1000拍拍拍|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蜜臀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的动态图1000 | 漂亮诱人的女邻居| 在线播放国产视频| 亚洲欧美人成综合导航| 4480新热播影院| 欧美人与动zozo|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免费观看的毛片|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 |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日韩黄色一级大片|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精品视频国产狼友视频|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性刺激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 欧美欧洲性色老头老妇| 日本年轻的妈妈| 免费理论片51人人看电影|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