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余)鋰電及光電產業招商推介會日前在深圳舉行,新余市的鋰電產業發展優勢、政策環境令客商們大感興趣,會上簽約項目8個,擬投資總額32.5億元。此前,2018年全市已有重點在建鋰電項目12個,總投資約76億元。
新余鋰電產業發展優勢明顯。新余市工信委主任劉力恒介紹,新余市鋰電原材料優勢突出。2017年,全市鋰鹽年產能規模達7.5萬噸,實際生產4.23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億元,占全球鋰鹽產量的17.97%,占全國鋰鹽產量的34.28%;全市有鋰
電池企業18家,年產能規模16億安時,實際生產7.1億安時。2018年,全市鋰鹽年產能規模預計可達13萬噸,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鹽生產基地。其次,鋰電產業鏈條完善。目前,全市鋰電產業已基本打通了鋰礦原料至鋰離子
電池生產環節,形成了鋰鹽、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外殼、電芯、PACK、新能源汽車及廢舊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較為完整的鋰電池產業鏈。第三,創新能力全國領先。新余獲批國家鋰材料及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以及院士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個省級研發平臺,產學研合作項目達40余項,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據統計,2017 年,新余市共有鋰電企業51家,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60.22 億元,同比增長124.62%。2018年1~3 月,全市共有鋰電企業52 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76億元,同比增長66%。高新區動力電池產業集群2017年被列入科技部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名單,并獲批江西省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渝水區新興工業產業園鋰電產業已落戶相關企業21家,產品由鋰電材料到鋰電池材料,延伸至動力電池生產環節,基本實現鋰電產業鏈全覆蓋。
近年來,新余市緊緊抓住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鋰電上游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鋰電產業,響亮地提出“打造全球鋰電高地”的口號,鋰電產業發展正緊緊圍繞產業升級,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投入等工作力度,全力沖刺打造全球鋰電產業高地目標。
如何打造全球鋰電高地?劉力恒告訴記者,新余市堅持強化規劃引領、政策支持,正組織實施《新余市鋰電、手機觸控和LED產業集群三年倍增計劃(2016~2018年)》,力爭2018年鋰電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20億元;制定、實施全力支持鋰電產業快速發展30條措施,在基礎設施、財政金融、科技創新、生產要素等方面給予特殊扶持,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鋰電產業鏈及配套企業數達120家,主營業務收入達500億元,成為全球電池級碳酸鋰及氫氧化鋰等鋰材料高地和鋰動力與儲能電池產業基地。
劉力恒說,新余市還十分注重產業招商和平臺建設。著眼“四端”招商,即:做強前端,堅持以贛鋒鋰業、東鵬新材料為重點,鼓勵企業增資擴股,進一步做大做強鋰鹽板塊;注重邊端,加大對電解液、隔膜、外殼等產業鏈項目的引進,做到補鏈、延鏈、壯鏈;著力高端,加大對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引進,通過招大引強,擴大新余鋰電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進終端,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的引進,以帶動整個產業的壯大發展。同時,著力搭建鋰電產業的研發、融資、檢測、交易等多個平臺,致力于服務的精準與升級,幫助企業解決建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贛鋒鋰業是全國鋰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中國深加工鋰行業龍頭企業,金屬鋰、丁基鋰、氟化鋰的市場占有率均居國內第一。“有核心技術,就有話語權。”公司董事長李良彬說,新余市著力打造全球鋰電高地,話語權更多的是在技術層面。贛鋒鋰業建立了鋰基新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等,擁有國內鋰行業最具競爭力的研發團隊,是國內鋰產品工藝技術最全面的企業,帶動了金鋰科技、智鋰科技等一批企業發展。公司已申請國家專利147項,獲授權專利100項,不久前掛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