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日前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白皮書,2016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擁有量達7.63萬余件,居全國首位。而不只是北京,記者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多地政府了解到,戰略新興產業的推進力度正在不斷增強,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高潮。
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日前表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呈現出“快、優、活、強”等特點。
陜西省日前宣布,今年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近1600億元,同比增長11.5%,比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3.4個百分點。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新能源汽車逐步實現產業聚集,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
上海市則積極引進創新資源豐富、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并正在加快地方國企與央企、以及系統企業之間的戰略重組。計劃未來五年,上海地方國企每年將增量投資8000億元左右,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
北京市也加快了中國北京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籌建。據了解,中心建好后將有利于企業快速維權,降低維權成本,積極鼓勵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內龍頭企業牽頭組織產業知識產權聯盟。
根據發改委、中國工程院等部門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27個重點行業營收同比增長13.8%,增速較去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部分營業收入增速持續高于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而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逾15%,約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兩倍。
同時,今年上半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額達1.69萬億元,同比增長19.8%。戰略性新興產業行業景氣指數為155.2,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49.3,較2016年同期均大幅回升,企業景氣高漲。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日前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點,已經成為全球創新的主賽場。
發改委高技術司司長任志武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諸多領域。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總體比重逐年增長,并且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根據規劃,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等產值規模超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
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流向了新興產業。據銀監會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銀行業新增貸款12.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5萬億元,占新增資產比例比去年同期大幅度提高35.2個百分點。其中,更多的貸款是投向高端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民生領域。
海富通基金公募權益總經理周雪軍表示,本輪經濟復蘇已持續近兩年,企業經營改善明顯,高端裝備及制造業是資金關注的重點。未來,高端制造和創新將是2018年的主線,必將吸引更多的投資進入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表示,互聯網、機器人、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近年來的增長速度大概在20%左右,遠超中國經濟增長最快時候的GDP年均增長速度。中國目前正處在新興戰略行業、新經濟行業發展的最佳機遇期。
李樸民介紹,未來將進一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將著重進一步完善環境、強化創新,注重集群發展,同時進一步聚焦重點、加大投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更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