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硫
電池不僅又輕又小,而且具備出色的續航能力,還能耐受極端環境,這一特性恰好滿足了無人機行業的迫切需求。我們生產的鋰硫
電池能量密度高,相同容量下,體積僅為常規鋰離子電池的70%,質量僅為50%,用于無人機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前景。”
2月19日上午,“萬千氣象看四川”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綿陽市科技城新區的四川成科國重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技術總工程師程開軍向記者介紹了由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全國重點實驗室李言榮院士團隊指導,綿陽科技城新區聯合該公司建設的高比能鋰金屬電池中試平臺。
據了解,該平臺主要開展下一代高性能鋰金屬電池產業化技術研究,從材料底層設計及規模化技術生產兩方面展開原創性工作。
生產車間(圖片來自綿陽宣傳部)
生產車間內,身著藍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忙碌著。據了解,去年8月10日,首批設備進場調試,9月15日,中試線建設完成。截至目前,已經實現年產6萬只電池。
“昨天是我們春節后開工的第一天,我們的中試線就開始運轉。一個月后,將交付我們的第一批訂單,是中國鐵塔的2000套產品,在交付完成后會陸續承接后期的大批量訂單生產任務。”程開軍介紹。
公司已建成全球首條集成封裝式鋰硫電池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全球首次鋰硫電池從原料制備到最終電池組裝全鏈條工序“0到1”的突破。展望未來,公司總經理雷天宇信心滿滿,“下半年,我們平臺還將進行二期規劃布局,今年全年的計劃銷售產值目標是要達到1.4億,計劃在2025年完成8億-10億(元)的生產總值。”
這個信心來自于鋰硫電池的高效高質特性。據雷天宇介紹,他們團隊最新研發的鋰硫電池,在相同條件下能夠達到108分鐘的運行時間,相較于普通鋰電池的68分鐘,續航時間增加了整整40分鐘。這一突破性的技術成果讓鋰硫電池成為了無人機領域的“全能王”。
鋰硫電池不僅又輕又小,而且具備出色的續航能力,更能耐受極端環境,這一特性恰好滿足了無人機行業的迫切需求。
雷天宇博士畢業后曾經在電子科技大學工作,目前公司的研發團隊30余人,90%以上和他一樣具有博士學位。其中院士1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青年人才7人。
談及公司為何選擇選址綿陽,雷天宇表示,這里資源富集,讓他們可以就近獲取原材料。此外,也離不開當地優良營商環境的吸引。“綿陽速度”讓他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審批流程很快,歷時34天。相關政府部門對我們幾乎是有需必應,在資金、場地等各方面予以支持。”
一系列舉措,加快了該平臺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推動科技成果從“科技室”邁向“應用場”,為打造新能源“鏈主”企業,發展產業生態鏈,建立創新研究院,助力綿陽科技創新提供堅強保障。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