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供應格局:圓柱電池裝機車型兩極分化 軟包電池企業多元布局
時間:2023-02-24 08:50
來源:NE時代新能源
作者:Leon
點擊:
次
據汽車保險數據顯示,2023年1月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合計12.53GWh,同比下滑5.24%。Top10電池企業下滑比例普遍在50%以上,只有弗迪電池和億緯鋰能兩家保持增長。
弗迪主要是因為比亞迪在整車市場的銷量保持增長,億緯鋰能的增長主要是因為Aion S、小鵬G9兩款車型。一方面,Aion S去年1月份供應商中沒有億緯鋰能,到2023年卻成為了第一大供應商;另一方面,億緯鋰能作為小鵬G9目前唯一落地的供應商,9月份才開始裝機,對比去年肯定是有增量。
電池企業的裝機量跟隨整車企業終端銷量起起伏伏,1月份由于經歷春節,而去年春節主要在二月份,整車銷量一降一增,所以大部分車企對比去年下滑較為明顯,反映到電池裝機量上即為下滑狀態。
本文以2023年1月和2022全年整車和電池數據為基礎,就其現有的電池供應關系及供應現狀情況,分析目前電池行業的供應格局。
外資電池供應商:如何拓展新客戶?
目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四家動力電池供應商主要是LG化學、SK、三星SDI和松下,LG化學和松下填補特斯拉圓柱電池的需求,松下背靠原有的合作伙伴豐田進入其合資公司部分車型的供應。SK與北汽部分業務存在股權關系并且有合資電池公司存在,部分車型由其供應,產品為高鎳軟包電池,北汽的選擇很簡單,寧德時代主要負責方形電池,孚能(中鎳)和SK(高鎳)負責軟包,嵐圖的思路類似,三星SDI負責圓柱電池,弗迪和寧德負責方形,孚能負責軟包。
前兩者供應關系主要依靠原有關系建立,后兩者主要是基于車企電池路線的選擇。
技術路線補充、依靠原有供應關系,是目前外資電池企業獲得電池訂單的兩種主要途徑,前者市場空間有限,競爭對手也不少,后者需要時間滲透,所以如何獲取新客戶,應該是外資動力電池企業比較頭痛的問題。
不同屬性車企的電池供應策略
如果拋開成立時間,按照不同的屬性將已有的新能源車企分類來看其電池供應商的選擇,也會發現有所差異。
廣汽埃安、北汽極狐、智己汽車、極氪汽車等從傳統車企獨立出來的新能源品牌,造車新勢力“蔚小理”,后起之秀零跑汽車和合眾汽車,這三者在資金實力、電池供應策略等各方面的差異形成了現有的供應局面。
零跑汽車和合眾汽車,由于上量較晚,所以應該有意識規避單一電池供應商帶來的風險,基本上兩家企業都有6家左右的電池供應商,而且合眾汽車基本上圓柱、方形和軟包都有涉及,技術路線上的風險也有所分攤,但重點依舊放在主流的方形電池上。
至于“蔚小理”這一批造車新勢力,在最開始電池價格波動較小、自身規模也較小并且很多電池企業還未完全成熟的情況下,選擇和寧德時代進行綁定。但現在很明顯,多方供應已經成為三家企業的強烈共識。由原先單一依靠寧德時代及方形電池路線,從小鵬汽車開始增加中創新航和億緯鋰能兩家電池供應商,并且接收億緯鋰能的軟包電池,蔚來和理想汽車除了投資欣旺達,還拓展新的供應商,目前已知的蔚來和中創新航,理想汽車計劃新增欣旺達、蜂巢能源兩家供應商。
從傳統車企獨立出來的新能源品牌選擇更廣泛,除了電池供應商、技術路線多元,還通過股權關系、合資關系、產能共建等方式和電池供應商進行深度綁定。
不同的供應商策略,是不同車企在不同階段、不同體量以及不同外部環境下所做的決定,這些決定會發生改變。但不變的是,過分依靠勢必會存在風險,核心部件供應最好有部分自主權。
圓柱電池市場:寧德時代占比近45% Model Y/3、小微型車為主力車型
按照2022年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情況來看,軟包和圓柱電池整體的裝機占比在5%左右,2023年1月數據顯示占比3.58%。
圓柱電池市場,Top3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LG化學和國軒高科,合計占比87.77%。LG化學主要供給特斯拉,寧德時代圓柱電池最大的供應對象為長安,奔奔E-Star和糯玉米兩款車型,宏光MINI、QQ冰淇淋、小螞蟻、哪吒V也采用寧德時代的圓柱電池,國軒高科圓柱電池主要供給奇瑞小螞蟻車型,單款車型占其圓柱電池裝機量比重85%。
在圓柱電池裝機量Top車型中,特斯拉Model Y/3兩款車占比近42%,其余基本都是級別較低的車型,奇瑞、長安、上汽通用五菱的小微型車輛。
軟包電池企業:部分開始布局方形電池
國內軟包市場份額在5%左右,2023年1月由于部分車型銷量的影響,跌至2.8%。目前軟包電池市場的頭部供應商主要就是孚能科技、多氟多捷威動力和SK。目前上市車型搭載的軟包電池中,奔馳系列搭載的孚能科技軟包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88Wh/kg。
車型來看,軟包電池目前主要搭載的車型級別跨度比較廣,這與圓柱電池市場存在明顯區別。
軟包電池目前作為中國市場的補充選擇,讓很多企業在現階段承受較重的業績壓力,所以尋找新的出路成為了他們的共同選擇。
以捷威動力為例,其在浙江湖州長興投資67億建設動力、儲能基地,項目規劃中包含方形電池。此外,在“捷戰25000”規劃中,捷威動力也表示,將基于軟包電池優勢,推出方形系列產品。
松下、SK on、SDI、多氟多都有方形電池的規劃,部分電池企業除了軟包電池,本身就有其它技術路線的電池產品。
Top榜單之外的電池企業
在Top榜單之外,裝機量靠后的電池企業,大部分都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轉型或者拓展新業務而來,做儲能電池的南都電源,儲能、3C和啟動電池的天能動力,智慧能源公司旗下電池公司遠東電池,消費、商用車電池公司天弋能源子公司,能源投資企業,鋰電池材料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中興高能和利信能源科技這兩家與以上企業性質有些微差異,一家是電池企業直接收購,另一家有整車廠背景。
中興高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原先為中興通訊子公司,主要研發和生產鋰電池,2021年年底申請破產,2022年8月蜂巢能源接手,公司名稱變更為蜂巢能源(武漢)有限公司。吉利持股公司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電池公司力信(江蘇)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22年8月更名為利信(江蘇)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供應江鈴易至。
雖然目前這些尾部企業在量和產品上優勢不明顯,但是這些電池企業供應的整車企業,光生產資質這一項在沒有新牌照可發的大環境下,已經非常有價值,與其建立起合作關系的電池廠,至少不用考慮其整車生產資質的問題。
(責任編輯:子蕊)
作者:Leon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astra-soft.com/wenshuo/sc/2023022441375.html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也是同行業需要發布您的新聞報道,請
戳這里 告訴我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
近年來,我國氫能技術及產業快速發展: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完成達速試跑,海水直接制氫技術在福建海試成功,《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等陸續推出……氫能作為清潔能源,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成
2024-06-04 09:19
|
-
基于越發雄心勃勃的全球脫碳計劃及在一些市場上與鋰離子電池儲能競爭的可能性日益增長,長時儲能(LDES)正在全球迅速引起關注。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近日發布的《長時儲能成本調研報告》顯示,雖然多數長時儲能技術尚處于早期,成本仍高于鋰離子電池儲能,
2024-06-03 10:31
|
-
據悉,目前低空經濟賽道的主要有三撥群體:原先做無人機的,如峰飛等;航空背景出來創業的,如時的科技、沃蘭特、御風未來等;大型飛機、汽車等制造業巨頭,如空客、大眾、小鵬、吉利等。
2024-06-03 09:48
|
-
蓬勃發展的東亞和持續落后的歐洲。
2024-05-29 18:30
|
-
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GB 38031 《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見稿)》。
2024-05-29 09:28
|
-
新能源的重磅產品突傳利好消息。
2024-05-28 18:18
|
-
|
-
有業內人士表示,廢棄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能夠節約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相關政策標準進一步實施和完善,電池回收產業發展將加速步入快車道。
2024-05-15 11:59
|
-
行至半途,鋰電回收行業正撞上一面“水障”,水障兩側,可謂“冰火兩重天”。
2024-05-14 12:18
|
-
新車火熱舊車遇冷 電池殘值評估成“堵點”
2024-05-12 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