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布萊斯——如果不能迅速建立更多的
電池工廠,英國在建立電動汽車產業的競賽中可能會落后,汽車制造商提高電動汽車產量的雄心勃勃的計劃,以及英國退歐后貿易規則即將發生的變化,將限制進口廉價亞洲
電池的選擇,意味著我們沒有時間浪費了。但是,“超級工廠”的合適選址短缺,以及一些當地制造商決定從歐洲大陸進口電動汽車電池,這些都帶來了挑戰,高管和政界人士表示政府必須采取更多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一些人擔心,如果沒有足夠多的電池廠,汽車制造商可能會離開,對這個雇傭了約17萬人的行業造成沖擊。
英格蘭中部考文垂市的議員吉姆•奧博伊爾(Jim O'Boyle)說,“這不僅關乎超級工廠,還關乎當地汽車供應商的整個基礎設施。”考文垂已經批準了一個潛在工廠的選址,但尚未找到投資者。“如果我們做得不好,我們可能會失去所有該死的東西。”政府已撥款10億英鎊(12億美元)支持英國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
行業專家預測,該國需要4到6家大型電池廠來維持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它在英格蘭東北部的桑德蘭有一個19千兆瓦時的小型日產工廠,還有兩個更大的工廠在計劃中。
在政府1億英鎊的支持下,初創公司英國電壓公司正在英格蘭北部的布萊斯建設一個38億英鎊(48億美元)、38 GWh的工廠。
日產正在與中國合作伙伴昂科威在桑德蘭建設第二個9 GWh的工廠,可能會擴大到25 GWh。
他說:“我們正在努力實現舉辦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電動汽車行業所需的千兆瓦時產能……我們正在積極努力確保進一步的投資,”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
但在整個歐盟,有數十座核電站正在規劃或建設中。歐盟已經撥款29億歐元(31億美元)專門支持電池工廠,個別成員國提供額外的資金。
研究機構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預測,到2035年,英國至少需要175千兆瓦時的電池容量,才能供應大約300萬輛電動汽車。
該公司目前預計,英國到2030年將達到56.9 GWh,而歐洲其他國家為821.3 GWh。該機構的預測顯示,英國落后于德國——到2031年,德國計劃中的7座核電站的產能將接近英國的7倍——以及法國、匈牙利、瑞典、波蘭和挪威,每個國家的產能都有所增加。
時間很短
為了在主要的歐盟市場避免關稅,英國制造的汽車必須符合“原產地規則”,從2027年起,該規則將包括一項規定,即70%的電動電池組要么是歐盟制造,要么是英國制造。
由于電動汽車電池重量重,運輸成本昂貴,在當地生產電動汽車被視為汽車業繁榮的關鍵。
一波新的電動汽車車型將在2025年左右到來。新車的生產周期很長,電動汽車電池的化學成分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須盡快簽訂生產合同。
電池工廠需要大量的土地,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和水,而且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成。
但英國目前沒有幾個合適的地點。
電動汽車先驅安迪•帕爾默(Andy Palmer)表示:“就英國可供開發的土地而言,并沒有明顯的過剩市場。”帕爾默現任電動汽車制造商Switch Mobility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斯洛伐克電池初創公司InoBat的董事長。
“如果超級工廠不出現在這里,汽車公司就會去超級工廠所在的地方。”
“這只是經濟學。”
“存在的問題”
在英國伏特公司位于布萊斯的建筑工地上,執行主席彼得•羅爾頓(Peter Rolton)滔滔不絕地講述了該地點的優勢。
這里以前是一座發電站的煤堆,現在有很多低成本的土地,有合適的電網連接,旁邊還有一個用于生產材料的海港。一條海底挪威水力發電線路從地面穿過道路。
作為一名行業顧問,Rolton之前考察了英國150家潛在的網站。只有一個人在他的評估中得到了完美的分數,沒有其他的人能接近。
“你站在上面,”他說。
即便如此,英國伏特公司要到2024年才會開始生產,也就是在選址四年后。
其他潛在的選址,比如考文垂的那個有規劃許可的選址,將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它們需要對能源電網進行投資,或者缺乏可用的土地。
只有斯洛伐克的創業公司InoBat在公開尋找英國的網站,以及歐盟西部的其他網站。今年夏天將做出決定。
除了日產,在英國唯一一家大到足以支持自己在當地的大型電池廠的汽車制造商是印度塔塔汽車公司旗下的捷豹路虎。
塔塔財務主管P B Balaji本月對記者表示:“顯然,除了英國以外,我們還需要關注印度的供應。”“這個問題的來源已經在討論中。”
Stellantis將在英國生產電動貨車。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將依賴于其宣布的三家歐洲電池工廠和“額外的供應合同”。
寶馬在德國為英國南部牛津生產的迷你電動汽車制造電池。一位發言人說:“所有其他問題都與2030年及以后有關。”
豐田尚未承諾在英國生產電動汽車。
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英國賓利(Bentley)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阿德里安•霍爾馬克(Adrian Hallmark)說,英國的一個問題是,它生產各種各樣的貨車、轎車、suv和豪華車型,它們對電池的需求不同,而法國生產的大小類似的乘用車可以支持電池廠。
他說:“如果你必須在一個超級工廠里生產六種不同類型的電池,那在經濟上永遠不可能實現。”
他補充說,向歐洲出口電池將是一個挑戰,因為其他國家有自己的電池計劃。
賀曼表示,賓利將從北歐采購電池,但如果“它在性能、質量和成本方面具有競爭力,我們絕對會接受當地采購。”
雖然豪華汽車制造商可以負擔得起從歐盟運送電池,但Switch Mobility的帕爾默表示,這對未來十年運往歐盟的普通汽車來說太貴了。
他說:“制造成本較低的地方必然是歐洲大陸,尤其是我們的大多數汽車都是面向歐洲大陸的。”
“所以,我認為這是英國汽車業存在的一個問題。”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