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所有的集中轉運點和收集網點必須經市縣生態環境部門現場核查后,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組織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并隨機抽查現場情況。對符合要求的,經省生態環境廳聯審會同意,并公示無異議后給試點單位下發危廢經營許可批復。”日前,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和化學品處工作人員介紹廢鉛蓄
電池收集和轉運情況時說。
經了解,早在2019年,江西就申報并成為首批全國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省份之一。目前,江西全省共有14家試點單位,已建成53處集中轉運點,495處收集網點,實現全省各設區市建有集中轉運點,縣縣建有收集網點的收轉體系。
截至2021年底,廢鉛蓄電池收集率達到63.2%,提前完成年度規范收集率50%的目標任務。自試點以來,已規范收集廢鉛蓄電池約47.54萬噸,極大提高了廢鉛蓄電池的規范收集,有效防控了廢鉛蓄電池環境風險。
江西要求集中轉運點必須全部開展環境影響評價,所有集中轉運點和收集網點嚴格按照《廢鉛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等有關要求,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措施。
針對廢鉛蓄電池的特點,江西實行差異化管理,在省危險廢物監管平臺上專設電池模塊,要求所有試點單位的集中轉運點和收集網點必須在平臺上登記注冊,并簡化管理程序。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與省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合作,將全省1萬多家汽修企業納入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并開發回收小程序,將回收信息及時傳送至省危廢監管平臺,既方便從業者使用,也方便生態環境部門監管。
同時,積極推行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制度落地。2022年2月,與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簽訂“白名單”合作協議,對列入“贛閔白名單”的廢鉛蓄電池綜合利用企業,簡化跨省轉移審批手續。同時,打通兩省自建的危險廢物監管系統,優化跨省轉移審批流程,實現兩省之間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網上審批,大大縮短了跨省轉移廢鉛蓄電池審批時間。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