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FA研究所分析師卡士·沙阿(Kashish Shah)表示:“電網級儲能技術將在印度的脫碳之旅中發揮關鍵作用,有助于其在2030年前將450千兆瓦可變可再生能源容量整合到電網中。”印度政府正通過制定生產激勵計劃、擴大大型
電池儲能項目招標、改善市場結構,推動
電池儲能系統(BESS)市場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競爭力。
此外,沙阿說,印度企業集團瑞來斯實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td)最近也邁進印度清潔能源領域,計劃進行電池制造和綠色氫氣生產,這將大力推動能源行業發展。
他表示:“該公司收購了挪威太陽能組件制造商REC集團,以及印度Sterling和Wilson Solar公司40%的股份,這些舉動表明,瑞來斯真正的雄心是要實現其對印度可再生能源投資的領導地位。”
“印度的電池市場可能會迅速繁榮起來,”沙阿補充道,“就像我們之前看到的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市場的情況一樣。”
到目前為止,因為印度一直沒有形成本國電池制造價值鏈,所以其電網級電池儲能成本總是高得令人望而卻步。但全球電池儲能成本已大幅下降,預計到2030年,獨立鋰離子電池的價格將從2011年的1100美元/千瓦時下降至58美元/千瓦時。
電池儲能市場的動力因素
這份報告還提到了一些積極現象,隨著私營電力公司迅速發展,印度市場正在為電池儲能做準備。塔塔電力公司在德里配電網中的10MW/10MWh(1小時存儲)電池是目前印度唯一的電網級電池,但該公司即將在拉達克地區建造大型電池儲能項目,該項目將配備50兆瓦時的儲能容量和50兆瓦的太陽能容量,成為印度最大的電池。
該報告指出,一些政策反對者的參與對有效部署電池儲能項目資金至關重要。沙阿說,國有企業現在也加入了促進電網級電池儲能發展的行列,印度太陽能公司(SECI)和印度國家火電公司(NTPC)正在招標,它們分別要開發2000兆瓦時和1000兆瓦時的電池儲能容量。
在另一項政策中,中央電力管理局(CERC)的目標是將蓄電池儲能和抽水蓄能(PHS)都納入頻率控制和輔助服務(FCAS)市場的范圍中。
沙阿說:“在保證價格優勢的前提下,評估電網平衡服務的速度和準確度,將為這些儲能資產的所有者提供清晰的收入來源。
印度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吸引了國內企業和全球電力巨頭,來到印度考察當地電池制造業,他說,政府還需要進一步制定相關法規,指導開發市場,鞏固商業上已經取得的成就。
構建綠色氫價值鏈
與此同時,鋼鐵巨頭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計劃在拉賈斯坦邦建設45億瓦特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并在古吉拉特邦建設由太陽能和風能供能的綠色氫氣生產裝置。此外,印度最大的太陽能開發商之一ACME太陽能公司已經在拉賈斯坦邦啟動了全球首個集成綠色氫和綠色氨生產設施的商業試點。
沙阿說:“綠色氫氣也要同電池儲能一樣,在國內建立氫氣生產價值鏈。該價值鏈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電解槽,其成本在全球范圍內都有所下降,電解槽的制造商主要來自美國、中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報告還指出,為了支持這一價值鏈,政府計劃在化肥生產和煉油方面實施綠色氫消費義務(GHCO)機制,這一機制類似于可再生能源采購義務(RPO)。為了進一步鼓勵各行業使用綠色氫氣,該環保燃料已列入RPO條例。
各大企業還有意將綠色氫氣生產與其工業用途相結合,發展相應的鋼鐵、煤炭、化肥、沼氣和重型運輸樞紐等產業集群。
沙阿說:“在向綠色氫氣過渡的進程中,這些行業都將受益良多。荷蘭、德國、英國和澳大利亞都在開發類似的產業集群。”
(責任編輯:S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