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全球極具創新力的光伏企業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晶科能源研究院所研發的高效N型單晶硅單結
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在權威第三方測試認證機構日本JET檢測實驗室標定全面積
電池最高轉化效率達到25.4%,近一年來第四次創造新的大面積N型單晶鈍化接觸(TOPCon)電池轉化效率世界紀錄。
根據原材料硅片和制備技術的不同,光伏電池總體上分為P型電池和N型電池兩種P型電池只需要擴散一種雜質,成本較低,但少子壽命短,轉化效率較低。N型電池少子壽命長,轉化效率高,難點在于需要擴散兩種雜質,成本較高。電池發展前期受成本因素影響,大多進行P型電池生產,但P型電池在轉換效率達到 22.5%后,即面臨資本及技術投入邊際效益率遞減效應,轉換效率難再有效增加的問題。而N型電池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無衰減特性,P型電池一直在增長轉換效率,N型將成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N型電池原材料為N型硅片,N型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雙面率高、溫度系數低無光衰弱光效應好載流子壽命更長等優點,主要制備技術包括PERT、TOPCon、IBC、HJT等。
目前主流P型PERC電池技術已經達到24.1%,接近效率極限。而采用N型硅片的TOPCon電池和HJT技術目前最高效率均超過25%。TOPCon能夠基于現有PERC產線升級,并且效率提升空間大。HJT與PERC產線不兼容,但其工藝步驟簡單,效率提升空間更大。目前,PERC產線單GW投資1.5-2億元,甚至更低;TOPCon單GW投資約2.3億元,由PERC升級約6000萬元/GW;HJT產線單GW投資約4.5億元,預計2025年降至3億元左右。未來隨著設備國產化、硅片薄片化和銀漿用量減少等將帶動TOPCon和HJT投資成本下降,產業化進程有望提速。
申港證券研報指出,在上述產能過剩且技術迭代加快的行業背景下,電池片環節將出現顯著的格局優化,具有TOPCon和HJT組件產能配套能力的一體化優質廠商,以及技術優勢突出、轉換效率領先的電池廠將逐漸凸顯。
(責任編輯:S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