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韓國LG新能源(LGES)的一位高管表示,該公司正在與大約三家中國材料供應商談判,為歐洲的低成本電動汽車生產
電池,此前歐盟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加征了關稅,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圖片來源:LG新能源
LG新能源尋求建立潛在的合作伙伴關系正值全球電動汽車行業需求急劇放緩,這凸顯了非中國電池企業面臨的來自汽車制造商的壓力越來越大,汽車制造商要求電池企業將價格降至與中國競爭對手相當的水平。
本月,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集團表示,將在其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的計劃中采用磷酸鐵鋰電池(LFP)技術,并選擇LG新能源及其中國競爭對手寧德時代(CATL)作為合作伙伴,以在歐洲建立供應鏈。
雷諾集團的公告是在歐盟委員會6月份做出的決定之后發布的。歐盟在經過數月的反補貼調查后,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征高達38%的關稅,這促使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和電池企業紛紛承諾在歐洲進行投資。
LG新能源先進汽車電池部門負責人Wonjoon Suh向路透社透露:“我們正與一些中國企業洽談,他們將與我們一起開發磷酸鐵鋰陰極材料,并為歐洲生產這種材料。”但該負責人拒絕透露正在洽談的中國公司的名稱。
Wonjoon Suh說道:“我們正在考慮各種措施,包括建立合資企業和簽訂長期供應協議。”他補充說,這樣的合作將有助于LG新能源在三年內將其磷酸鐵鋰電池的制造成本降至與中國競爭對手相當的水平。
陰極是電動汽車電池中最昂貴的單個元件,約占單個電池總成本的三分之一。據電池市場追蹤機構SNE Research稱,中國在全球磷酸鐵鋰陰極材料的供應中占主導地位,其最大的生產商是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Hunan Yuneng New Energy Battery Material)、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 Dynanonic)和湖北萬潤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ubei Wan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電池的陰極材料主要分為兩種:鎳基陰極材料和磷酸鐵鋰陰極材料。如特斯拉長續航車型中所使用的鎳基陰極材料能夠儲存更多的能量,但成本較高。而磷酸鐵鋰陰極材料則深受比亞迪等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青睞,雖然其儲存的能量相對較少,但安全性更高且成本更低。
韓國電池企業一直專注于生產鎳基電池,但如今,鑒于汽車制造商希望將產品線擴展到更多經濟實惠的車型,在此壓力下,韓國電池企業也在向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領域擴張。但這一領域一直由中國競爭對手占據主導地位,Suh表示,LG新能源正在考慮與中國企業合作,在摩洛哥、芬蘭或印度尼西亞地區生產磷酸鐵鋰陰極材料,以供應歐洲市場。
LG新能源一直在與美國、歐洲和亞洲的汽車制造商就磷酸鐵鋰電池的供應協議進行討論。但Suh表示,歐洲對平價
電動車型的需求更為強勁,該細分市場約占該地區電動汽車銷量的一半,高于美國。
據SNE Research的數據,今年前五個月,韓國電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歐洲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總份額為50.5%,其中LG新能源的份額為31.2%。而中國電池企業在歐洲的市場份額為47.1%,其中寧德時代以34.5%的份額位居首位。
此前,LG新能源與通用汽車、現代汽車、Stellantis和本田汽車等汽車制造商都建立了電池合資公司。但在電動汽車銷量增長放緩之際,Suh表示,與合作伙伴協商后,部分擴建所需設備的安裝可能會推遲長達兩年。他預測,歐洲的電動汽車需求將在大約18個月內恢復,而美國則需要兩到三年時間,但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氣候政策和其他法規。
受特斯拉業績疲軟影響,LG新能源股價收盤下跌1.4%,表現遜于跌幅0.6%的韓國大盤KOSPI指數。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