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緊寧德時代“大腿”,布局4680
電池。4月15日晚間,科達利(002850.SZ)公布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度預報。
年報顯示,2022年科達利實現營業收入86.53億元,同比增長93.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1億元,同比增長66.39%。
一季度鋰電行業景氣度下行疊加春節放假停工,科達利一季度仍能實現30.05%-47.78%的增長,歸母凈利潤達2.2億元-2.5億元。
科達利成立于1996年,公司業務從精密件模具制造起步,逐步轉向鋰電結構件(主要為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精密結構件、便攜式鋰電池精密結構件), 同時也經營汽車結構件和其他結構件業務。
鋰電池精密結構件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A股中可比上市公司有震裕科技(300953.SZ),2022年精密結構件實現營收47.19億元;除此之外,還有金楊股份正在創業板排隊IPO。根據電池中國數據,科達利、震裕科技、金楊股份三者占到中國鋰電池結構件市場64.62%。
截至4月14日收盤,科達利報收136.10元,跌1.56%,市值319.16億元。受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影響,鋰電板塊整體走弱的情況下,科達利股價較年初仍能實現14%的正增長。
深綁寧德時代,前五大客戶占比78.65%
2022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大幅提升,帶動產業鏈繁榮發展,科達利也不例外。
據介紹,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主要起到傳輸能量、承載電解液、保障安全性、固定支承電池等作用。由于新能源汽車需要大功率電能,往往需要上百個電芯串并聯以保證能量的供應。
因此,單個動力電池結構件的市場價格是傳統便攜式鋰電池結構件的幾十甚至上百倍。受動力電池市場快速發展影響,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的市場空間亦同步持續增長。
作為鋰電精密結構件的頭部玩家,科達利過去一年鋰電池結構件營收達83.26億元,同比增加92.64%,占總營收比重達96.22%。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翻閱年報發現,科達利的業務戰略是重點聚焦頭部大客戶,其在研發、試產、批量生產等過程,都融入到客戶的供應鏈,通過下游客戶的反饋,融入到研發全程,共同確定產品的技術和設計方案。
年報中披露,科達利與動力電池乃至主機廠直接合作,開展技術創新,重點解決動力電池安全性、可靠性和輕量化問題,具體研發方向包括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及一致性、耐高低溫性能、耐高壓防滲漏性能、大容量及高功率性能等。
“融入優質客戶供應鏈,不斷優化和迭代自身產品,是一家伴隨著優質客戶成長而成長的公司。”有業內資深鋰電人士評價。
年報顯示,科達利下游幾乎涵蓋全球頭部動力電池和儲能廠商,其中包括寧德時代、LG、特斯拉、松下、Northvolt、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蜂巢能源、海辰儲能等各家公司。
科達利前五大客戶占年度銷售額比例達78.65%,共計68.05億元。其中,第一大客戶占比達33.67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達38.91%。
據華安證券研報,寧德時代一直為科達利的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科達利與寧德時代簽署協議,約定雙方在鈉離子電池和麒麟電池等新技術開展合作,在同等條件下,寧德時代優先選擇公司作為電芯機械件供應商,份額不低于40%。
布局4680電池,產能擴張提速
為提升動力電池產業的配套能力,科達利去年也加入了擴產大軍中,新增產線不斷落地。報告期內,科達利完成惠州新建項目、惠州三期項目、湖北荊門項目、福建二期項目以及科達利德國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并完成部分設備投入。
截至目前,科達利已在華東、華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等鋰電池行業重點區域布局了13個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生產基地以及歐洲3個生產基地。科達利戰略思路是其圍繞周邊地區客戶,部署本地化生產策略。
2023年被認為是4680電池量產元年。近期4680版Model Y在美國官網上重新正式開放預訂,中信證券預計到2025年全球4680電池需求超100GWh。
今年1月份,科達利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4680電池結構件目前處于批量生產階段。
年報中,科達利披露了4680電池結構件相關技術的進展,其稱動力電池結構件系列自動組裝線目前技術基本成熟,進入試生產階段;動力電池結構件安全性的大鋼殼目前技術開發基本成熟,進入批量驗證階段,可實現批量生產。
產能高速擴張則意味著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2022年7月科達利已完成15.15億元的可轉債融資。介于可轉債與公司借款增加,報告期內科達利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增加29.14億元,同比增加2045.64%,貨幣資金也達到了22.41億元,同比增加9.04%。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借款也達到了18.16億元,公司資本負債率達到58.89%,較上年增加22.23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科達利寄希望于定增不超過36億元,用于江西、湖北、江蘇、江門等多地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報告期內,前述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正穩步推進中。
產能持續爬坡的同時,不免影響其毛利率,報告期內科達利鋰電池結構件毛利率為24.39%,下滑2.31%。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行業競爭陷入白熱化,若主要客戶經營狀況發生變化,致其對結構件需求下降,或合作生變,均會對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