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新能源汽車漲價之勢仍在蔓延。日前,遲遲未選擇漲價的造車新勢力蔚來終于從2022年5月10日起,對ES8、ES6及EC6各版本車型起售價上調1萬元。特斯拉CEO馬斯克面對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也顯得很無奈,他近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因為制造動力
電池關鍵部件的金屬成本已經變得非常高,特斯拉可能會直接大規模地涉足鋰礦開采和精煉業務。
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等,這些原材料受鋰、鎳、鈷等大宗商品或化工原料價格影響較大。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鋰、鈷、鎳均大幅漲價。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初相比,主流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平均價格上漲108.9%,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平均上漲182.5%,三元鋰電池電解液平均價格上漲146.2%,磷酸鐵鋰電池電解液平均上漲190.2%。
過去一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75萬輛,同比翻番,其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長約160%,銷量達352萬輛。由于看好發展前景,業界對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預判從500萬輛調至550萬輛乃至600萬輛。
然而,新能源汽車需求大幅增加,供給卻很難及時跟上。受疫情沖擊,相關原材料生產企業的擴產計劃被迫擱置或延后;此外,雖然我國電池生產廠商達千余家,但能成規模生產動力電池的企業僅十家左右,且電池生產線具備定制化等特點,產能發揮受車型銷量等因素的制約。
據了解,動力電池擴產的周期需要6-8個月,原材料生產一般要一年半的時間,而鋰礦等礦業產能增加則需要兩年半到三年的時間。自去年以來,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飛速增長,動力電池等原材料需求放大,在今年新能源汽車高銷量預期的刺激下,動力電池原材料供需不平衡問題進一步加劇。
需要指出的是,此番電池成本上漲,還有資本炒作的人為因素。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是當前最熱、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之一,吸引了各路資本爭相下場,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猛漲,也是行業過熱的表現之一。本輪原材料價格超常規上漲,背離了正常供需關系,屬于非理性上漲,存在炒作方為搶抓產能擴張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積居奇、蓄意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應該看到,經過長期的市場培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逐漸由政策驅動變為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并進入全面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整體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發展成果來之不易。如果動力電池原材料非理性漲價愈演愈烈,勢必導致新能源汽車大幅漲價,進而對新能源汽車銷量和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對此,有關部門已開始采取行動。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著眼于滿足動力電池等生產需要,適度加快國內鋰、鎳等資源的開發進度,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裝備工業一司會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專門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座談會以及動力電池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開展保供穩價工作。
業內預計,隨著監管部門重拳出擊,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原材料產業端供應環境將逐步恢復,預估今年下半年有望回到正常價格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