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氫能第一股”的億華通-U(688339)赴港上市提速。
1月12日,證監會披露了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億華通")提交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材料。一旦獲得受理,就意味著億華通-U取得“小路條”,或很快就可以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2020年登陸科創板
被譽為“氫能第一股”億華通-U曾于2016年1月13日在新三板掛牌,2020年6月18日從新三板摘牌后,2020年8月10日億華通-U于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當時募資約13.51億元。
億華通招股書顯示,氫燃料
電池汽車目前處于產業化的初期階段。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中國氫燃料
電池汽車銷量分別為1272輛、1527輛和2737輛,而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77.7萬輛、125.6萬輛和120.6萬輛,總體而言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滲透率仍然較低,其產業化進程明顯滯后于純電動汽車。
據了解,由于起步晚,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自主生產能力很薄弱。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核心零部件,包括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等長期依賴進口,國產廠商只能做一些簡單的系統集成工作,即購入進口零件,自行開發軟件系統,將其組裝成整機形式賣出。
億華通是率先實現系統集成技術突破的廠商之一。2018年,億華通建成投產我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線,率先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量產,具備年產2000臺的產能。而后,又進一步突破系統集成商的身份,實現了電堆的自主生產。
業績方面,目前億華通-U尚未實現盈利。去年三季報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56億元,同比增長146%,凈利潤為5458萬元;前三季度累計營收3.74億元,同比增長190%,累計歸母凈利潤-7203萬元,同比下降25%。
籌劃赴港上市
早在去年8月,億華通-U已啟動赴港上市計劃。
2021年8月30日,億華通-U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及轉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議案》及其他部分相關議案。隨后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赴港發行H股議案。今年1月12日,證監會披露了億華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審批》材料。
中信證券指出,億華通-U公告籌劃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根據去年半年報,億華通前十流通股股東中有5席為外資機構,公司港股上市有利于在海外資本市場充分體現價值。
另外,未來三年將成為燃料電池行業關鍵發展期。中信證券指出,億華通-U按“點線-面”發展戰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搭載公司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新能源汽車已在北京、張家口、鄭州、成都、淄博等地實現了商業化運營。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億華通-U承擔了科技部“科技冬奧”重點專項中“氫能出行”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項目,測試項目已按期順利完成。
據了解,日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FCV)商業化發展”項目通過終期評估通知及項目終期評估報告,宣布各示范城市順利完成預期推廣目標。報告顯示,該項目在車輛示范運營、產業鏈完善、產業規模化等方面成果顯著,各示范城市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3200多臺,減碳23萬余噸。其中,北京、張家口、鄭州等地超過800臺車型搭載了億華通的燃料電池系列產品。
據億華通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該項目重要承擔方,公司多年來攻堅克難,持續突破核心技術瓶頸,不斷推陳出新,新一代大功率自主燃料電池系列產品功率提升至240kW,可適配涵蓋公交、團體、中重卡等在內的所有陸路交通車型。截至項目終期,歸屬項目內車型已在北京、張家口、鄭州等市累計推廣超過800臺,運營里程2700多萬公里。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