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滄州明珠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5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3億元,同比增長124.91%。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滄州明珠,這個業績增長是不錯的,即使是對比2019年,其業績也是大幅度增長的。由于當前滄州明珠的業務規模沒有形成,整體體量較小,所以關注度不高。同時,可以關注到其業績發展速度較快的是鋰離子
電池隔膜新能源材料,說明其受益于鋰
電池的需求增長。”
兩主營產品銷量大幅增長
鋰電隔膜營收同比增加404.91%
滄州明珠的主要產品有PE管道、BOPA薄膜和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PE管道產品主要應用于燃氣、給水等地下管網的建設。BOPA薄膜主要用于食品包裝。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應用于鋰離子電池,包括新能源汽車鋰電池、3C類鋰離子電池、電動兩輪車、儲能及家用電器等。
滄州明珠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PE管道塑料制品實現營收7.22億元,同比減少7.91%;BOPA薄膜塑料制品實現營收3.50億元,同比增長39.72%;鋰離子電池隔膜新能源材料實現營收2.36億元,同比增長404.91%。
值得一提的是,滄州明珠還將投資4.45億元建設年產38000噸高阻隔尼龍薄膜(BOPA薄膜)項目,以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提高公司BOPA薄膜產品市場占有率、品牌形象和產品競爭力。
與此同時,隨著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量的提升,為更好地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滄州明珠將投資6.2億元建設年產2億平方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項目達產后將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的競爭力。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記者表示:“隔膜作為鋰電池產品的四大主材之一,使用量隨著鋰電池銷量的快速增長同步提升,今年鋰離子電池的原輔材料都出現了大幅漲價,漲價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需求太大、供不應求。在此背景下,滄州明珠作為一線隔膜產品廠家,積極擴產增加產品供應,保證及時供貨,進而確保產品可以持續穩定供應給鋰電池廠商。”
新能源汽車行業高景氣
鋰電池隔膜產品前景可觀
近年來,隨著全球數碼產品的不斷普及應用,以及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儲能電站、電動自行車等動力類應用終端的增長,有力推動了鋰電隔膜行業的快速發展。
新能源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技術之一。根據高工鋰電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電池裝機量達到了63.3GWh,市場規模達到了611.84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1786.2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0.59%。
作為鋰電池的關鍵組件,鋰電池行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對鋰離子電池隔膜的市場需求。
對此,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鋰離子隔膜電池來說,在當前新能源整體發展高景氣大趨勢下,鋰離子電池至少在短時間內還不會被鈉離子所替代,所以整體市場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的,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在盤和林看來,“隔膜材料具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其和鋰電池安全性掛鉤,需要隔膜材料與高電化學活性的正負極材料具備優良的相容性、微觀孔隙結構與孔徑分布一致,同時具有合適的厚度、離子透過率、孔徑和孔隙率及足夠的化學穩定性、熱穩定性和力學穩定性等安全性能。所以鋰電池隔膜產品未來前景是相當可觀,因為有行業進入壁壘,且鋰電池安全性需求越來越高。當然,當前滄州明珠在這個領域的行業地位還有待提高”。
對于未來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的發展前景,祁海珅認為,自去年以來,新能源
電動車的需求快速增長,加上各種造車新勢力、互聯網“跨界造車”吸引眼球的刺激,可以用火爆來形容,這對鋰電池的需求必定是大增,也直接帶動了包括隔膜在內的原輔材料價格上漲。新能源
電動車行業已經從之前的“政策驅動”帶動的市場銷售,成功換擋為“產品驅動”的市場化需求,這是新能源電動車行業包括鋰電池產業最為核心的增長動力。電化學儲能市場的啟動,也為鋰電池市場增添了更大的市場空間,未來5年的儲能裝機規模很可能達到300GWh,儲能市場的鋰電池銷量會有快速增長趨勢,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也將隨之“水漲船高”。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