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華友鈷業發布2020年度報告,2020年營業收入211.87億元,同比增加12.3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65億元,同比增長874.48%。
華友鈷業主要從事新能源鋰電材料和鈷新材料產品的研發制造業務,形成了資源、有色、新能源三大業務板塊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和衰退風險,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受到負面影響,但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2020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到疫情沖擊,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大幅下滑,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從7月份 開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恢復增長。與此同時,我國發布多項新能源汽車政策,如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至 2022年底,新版雙積分政策正式落2020 年年度報告13/209 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正式發布,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提出等,對于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提振國內市場需求,提升行業長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逆勢增長,作為新能源汽車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的動力
電池也取得了快速發展。在疫情特殊的情況下,居家辦公和在線學習極大拉動了PC的市場需求。在新能源鋰電產業及以 5G 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公司所從事的新能源鋰電材料產業和鈷新材料產業,是國家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所支持的新興產業,所生產的產品是三元動力
電池等新能源材料必備的核心材料,因此華友鈷業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業績喜人。
2020年全年華友鈷業共銷售前驅體33,320噸,同比增長136.13%;銷售鈷產品 22,631 噸,同比有所下降8.19%(因部分市場需求轉為受托加工業務);銷售銅產品78,315 噸,同比增長18.01%。鈷產品及前驅體同步實現銷量噸的歷史性突破。全年共生產鈷產品 33,364 噸(含受托加工 7,180 噸),同比增長 10.63%;生產前驅體 34,710 噸,同比增長 163.67%;生產銅產品 98,633 噸(含受托加工 15,414 噸),同比增長 38.19%。
得益于產品價格企穩回升,綜合毛利率隨企穩回升,綜合毛利率隨之改善,為15.66%,同比提升4.5個百分點, 其中鈷產品毛利率提升9.82個百分點至21.05%;銅毛利率提升12.50個百分點至44.97%;三元前驅體毛利率提升1.38個百分點至17.29%。
公司目前規劃鎳產能10.5萬噸,其中華越鎳鈷6萬噸,華科鎳業4.5萬噸。華越鎳鈷項目總投資12.8億美元,公司通過全資孫公司華青公司擁有項目57%的權益,項目規劃生產6萬噸鎳金屬量的混合氫氧化鎳鈷,已于2020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核心設備開始安裝,預計2021年底建成試產。達產后,華青公司將包銷59%的產品。
華科鎳業項目總投資5.2億美元(30億元通過定增募資投入),公司擁有項目70%的權益,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根據公司可研報告披露,達產后公司權益收入3.3億美元(約23億元人民幣),權益利潤為0.9億美元(約6.3億元人民幣),權益平均稅后利潤為0.6億美元(約4.2億元人民幣),考慮到目前鎳價較可研鎳價提升25%至16,255美元/噸(2021年3月29日價格),預計項目收益或超預期。據上海有色網報道,該項目已于2021年3月27日進入電廠鍋爐鋼結構的安裝階段。
海外資源項目同時也在穩步推進。印尼區華越濕法項目2020 年 3 月正式開工建設,雖然遭遇疫情沖擊,但在公司的努力下,核心設備開始安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預計 2021 年底建成試產;華科火法冶煉項目,已開展技術方案論證、主要基礎施工圖設計和關鍵設備采購等前期工作;非洲區魯庫尼年產3萬噸電積銅技改、MIKAS濕法廠三期擴產改造項目完成建設,MIKAS 尾礦庫擴容項目按計劃推進。
穩定的資源保障是公司競爭力的源頭,公司積極布局循環板塊,子公司華友衢州和資源再生分別進入工信部發布的符合《新能源汽 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
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建有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公司成立了“華友鈷業 新能源電池材料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浙江省華友鈷業綠色鈷冶煉技術及新材料開 2020 年年度報告 15/209 發研究院”和“華友新能源鋰電材料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主要從事鋰電正極材料前驅體、多元正極材料新產品開發和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究,以及鈷銅、鈷鎳礦采礦、選礦、冶煉的創新工藝和綠色制造技術的研究,建立了可參與國際競爭的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開發、評估及應用科研平臺。
公司目前為中國最大的鈷產品供應商,產銷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同時公司也是國內鋰電三元前驅體產品主要供應商之一,產銷規模和技術開發能力處于行業前列。公司已建立覆蓋國內外市場的銷售網絡,與業內主要的下游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了公司產品的順暢銷售。預計公司未來銅鈷業務、鎳業務業績釋放,生產三元前驅體的成本優勢進一步明顯,公司將進一步擴大成長空間,預計未來將有更好的發展。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