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緯集能軟包動力
電池二期項目加緊建設。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今年3月,在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惠風七路40號小區,惠州億緯鋰能旗下子公司——惠州億緯集能有限公司5.8GWh軟包動力電池二期項目順利動工。這個占地面積約200畝、投資30億元的大項目,瞬間引起業界矚目。
“一個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即將誕生。”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金成在動工儀式上說。該項目的誕生將打破全球動力電池長期被外企壟斷的局面,迅速提高國產動力電池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改變目前全球市場供應格局。
而對惠州來說,該項目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這是中韓(惠州)產業園首個中韓大型合作項目,將為惠州引入更多韓資優質項目、推動惠韓產業合作更上一層樓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進展如何?億緯鋰能在全國多地均有生產基地,為何把這一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布局在惠州?記者進行了采訪。
前景好
明年投產后可為12萬輛新能源汽車供應電池
記者在億緯集能軟包動力電池二期項目建設工地看到,施工車輛發出轟隆響聲,工人堅守崗位緊張施工。到明年第三季度,這個業界期待的項目將正式投產。
億緯集能項目部總監、從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的鄧昊昆博士介紹,項目主要面向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生產汽車用軟包電池芯、模組和儲能等產品,明年年底將實現滿產運營,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超50億元,年稅收超2億元,帶動直接就業超1000人、間接就業超2000人。
億緯集能軟包動力電池項目共規劃兩期。一期項目規劃3GWh軟包動力電池工廠,已于去年4月10日建成投產,今年已達到3GWh產能規模。加上二期項目規劃5.8GWh產能規模,到明年年底,億緯集能軟包電池總產能規模將達到8.8GWh,年銷售規模達到50億~60億元。
“現在我們能為3萬~4萬輛新能源汽車供應電池,明年投產后能為12萬輛新能源汽車供應電池。”鄧昊昆認為,屆時將對全球的動力電池供應格局產生巨大影響。
信心足
力爭成為全球動力電池領域最有影響力供應商
對于億緯鋰能乃至動力電池整個產業而言,億緯集能軟包動力電池二期項目具有里程碑意義。
“過去,在動力電池領域,幾乎是外企的天下,這個項目的投產將打破壟斷格局,為中國動力電池奏出最強音。”鄧昊昆介紹,從技術角度而言,項目投產后,意味著億緯鋰能的技術和研發能力得到國際一流車企客戶的認可,對于一家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而言,這是極大的鼓舞和肯定。
目前,億緯鋰能與全球豪車制造商之一的戴姆勒股份公司簽訂多年供貨協議,產品綜合性能已獲認可,今年已進入大規模批量供貨階段。今年3月,億緯鋰能收到全球第五大汽車集團——現代起亞發出的供應商選定通報,未來6年的訂單預計需求達13.48GWh。在國內,億緯鋰能還和小鵬汽車、合眾汽車達成長期合作協議。
“產品正處于供不應求狀態,此次軟包電池二期項目動工,正是為了滿足國際知名車企客戶快速增長的需求而布局,但市場前景遠遠不止這些。”對此,鄧昊昆深信不疑。
億緯集能有何信心在激烈的角逐中贏得市場?鄧昊昆認為,底氣首先來源于億緯鋰能積累多年的技術沉淀和生產管理能力,其二就是國內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極其完整的產業鏈配套能力。“我們有信心做全球最好的電池,成為全球動力電池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供應商。”
項目為何鐘情惠州
營商環境好 企業發展快
億緯鋰能在湖北等地均有生產基地,在軟包電池二期項目落戶前,蘇州、西安等城市都向他們拋來橄欖枝,為何最終選擇了惠州仲愷高新區?
對此,鄧昊昆認為,惠州處于粵港澳大灣區腹地,港口機場交通發達,為產品出口提供了天然優勢,本身就“自帶光環”。此外,珠三角有著特別完善的產業鏈配套。
“在這里,我們可以更好地把原有的生產制造、管理、研發經驗復制和傳遞到新項目,所以惠州理所當然就是擴大產能的首選之地。”鄧昊昆說,惠州是億緯鋰能的發源地,也是“福地”。
“但是更吸引我們的還是惠州的營商環境。”鄧昊昆舉例,項目土地提前3個多月交付,本來公司預計要到6月才能動工建設,沒想到3月份就動工,為企業爭取了寶貴時間。今年以來,惠州開展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活動,實實在在地為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并大力落實國家、省、市的減稅降費政策、科研經費補貼等政策。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