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能動力(00819,HK)發布公告稱,已累計購入5668萬股超威動力股份,約占超威動力(00951,HK)已發行股本5.12%。
天能動力和超威動力分別是天能集團和超威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兩家公司總部同位于浙江長興縣,作為國內兩大
電池巨頭,天能集團和超威集團競爭多年,其競爭態勢一直為業內知曉。然而,本次天能動力突然舉牌超威,隨即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未來天能是否會繼續增持?在常年競爭基礎上,未來兩大
電池生產商會有何合作?
記者1月1日多次致電并以短信形式聯系采訪天能動力董事長張天任及公司其他相關人士,不過暫時未能收到回復。
兩大電池巨頭握手
資料顯示,天能集團是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元老級龍頭企業,創始于1986年,現已成為以
電動車環保動力電池制造為主的大型實業集團,而超威集團成立于1998年,主要致力于動力與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兩家公司先后于2007年、2010年登陸港股市場。
記者注意到,這兩家公司總部同位于浙江長興,在鉛酸電池行業內合并市場份額超過80%,他們同時也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二者“廝殺”戰火遍布廣告戰、渠道戰、價格戰、電商戰等多個領域。
自2011年,天能與超威間的價格戰幾乎持續至今,而多年的競爭也給雙方帶來一定的壓力,天能動力和超威動力一度在同一年中雙雙錄得虧損境地。
對于本次舉牌,此前,天能動力執行董事陳敏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超威是一家優秀企業。資本市場對天能和超威的估值偏低。我們認為,目前超威極具投資價值,故進行了投資,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2016年,天能動力也回購了1722萬股份。我們堅定看好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前景,這次增持有利于維護行業的良好發展環境,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也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
可以看到,在競爭多年之后,天能與超威的關系似乎有了緩和的跡象,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天能集團30周年慶典時,超威集團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祝賀詞,并表示“超威愿攜手同行優秀企業,圍繞行業整體價值展開合作”。
毛利率未現改善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電池行業依然保持高壓競爭態勢,行業兩大巨頭超威天能已激烈競爭了十幾年,不過,在“增產能——提銷量——價格戰”的市場循環中二者市場份額一路高歌猛進,也加速了電動車電池行業洗牌。
據2016年度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顯示。根據2016年銷售收入排序,天能動力國際有限公司位居榜首,超威動力控股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分列第二、第三名。
而且,在2014年雙雙虧損之后,兩家公司業績都出現明顯上揚。財報顯示,天能動力2014、2015、2016年的公司歸屬股東凈利潤分別為負3.05億元、6.11億元、8.59億元,超威動力上述三年的歸屬股東凈利潤則分別為負2895.5萬元、3.32億元、5.04億元。
不過,在業績提升的同時,兩家上市公司受困于價格競爭等多方面原因,毛利率等問題卻也始終未能得到改善。
天能動力半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營收113.62億元,同比上升約24.8%;歸屬股東凈利潤4.39億元,同比上升10.2%。與此同時,公司毛利及毛利率分別約為14.38億元及約12.7%,較2016年同期分別上升約9.1%及下降1.8個百分點。同時,超威動力也遇到了毛利率倒退的情況。
而據廣發證券研報認為,2018年,隨著環保督察等環境整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隨著鉛酸電池行業排查,大量小企業將被關停,天能動力等龍頭企業市占率預計會上升,定價能力也會增強。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