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七年,商用車“老兵”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鈴汽車”,000550.SZ)寄予厚望的乘用車板塊仍未走出培育期。
據江鈴汽車近日發布的最新產銷數據顯示,乘用車方面,今年11月公司旗下福特SUV和馭勝SUV產銷量均下滑明顯,其中馭勝SUV 11月銷量創下年內最大跌幅,同比下降89.96%。相較之下,商用車板塊的JMC卡車、JMC皮卡前11個月累計銷量分別同比增長4.72%、18.66%,貢獻整車總銷量的七成左右,仍是公司的銷量增長引擎。
“主要是國內SUV市場競爭太激烈。江鈴汽車從商用車轉換到乘用車需要過程。”江鈴汽車一位不愿具名的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并未否認乘用車銷售疲軟的現狀,并坦言“商轉乘的過程比較痛苦”。
在乘用車板塊難見起色的背景下,江鈴汽車一方面在推出JMC輕客、重卡等商用車產品,另一方面正開辟新能源汽車作為“第二戰場”。據了解,12月3日,江鈴汽車“富山新能源汽車基地”項目已正式開工,計劃于2018年推出9款新能源車型
難挑“大梁”
馭勝SUV被視為江鈴汽車進軍乘用車板塊的戰略性產品。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馭勝SUV累計銷量為27764輛,同比僅微增0.15%;盡管福特SUV今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了52.07%,但受制于產銷基數小等因素,仍無力改變江鈴汽車乘用車板塊的乏力態勢。
據了解,早在2005年江鈴汽車就意識到“發展乘用車是大勢所趨”,并提出要將商用車制造基地變成綜合性的汽車制造基地。
不過,直到2010年,江鈴汽車才推出自主品牌SUV馭勝S350,并在2016年下半年推出了S330車型。受益于福特汽車公司(以下簡稱“福特”)作為公司外資股東的特殊背景,江鈴汽車還與福特聯合打造了福特撼路者SUV和福特途睿歐MPV。
在2014年至2016年,國內SUV車型銷量以35%以上的增速狂飆突進,成為驅動整車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這對于圖謀發力乘用車板塊的江鈴汽車來說,無疑是趕上了大好時光。
2016年江鈴汽車旗下乘用車銷量一舉創下最高紀錄,銷量達4.48萬輛,但占據公司總銷量的比重僅為15.93%,難以和商用車媲美。今年前11個月,乘用車板塊占公司整車總銷量的比重為13.99%。
銷售渠道建設方面,江鈴汽車也曾陷入“操盤乘用車專業性不夠”的質疑。例如,福特撼路者因與商用車共用銷售渠道而飽受外界詬病。為解決這一問題,自2016年以來,江鈴汽車提出強化銷售網絡及行銷方案以達成銷量及市場份額目標,著力推進三四五線城市渠道建設。
“乘用車產品線布局充分一方面有利于構筑在用戶中的存在感和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滿足各細分人群的需求,從而搶占市場份額。”深圳某大型投行一位許姓分析人士稱,如今SUV、MPV等乘用車板塊整體已從高速增長轉向微增盤整周期,車企撼動既定市場格局的難度也與日俱增。
業績承壓
“商轉乘”成效甚微,仍未能阻擋江鈴汽車進行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相比于其乘用車板塊進行產品升級等變動來說,公司商用車板塊2017年的產品結構變動幅度更大,推出了JMC自主品牌輕客和重卡兩大新品。
據了解,由于福特經典全順引進中國20年,已進入退市周期,基于市場口碑和用戶忠誠度等方面的考慮,江鈴汽車依托福特經典全順的技術而新推出了江鈴特順這一JMC品牌輕型客車。“現有的福特全順商用車主打中高端客戶群體,江鈴特順則主要針對中低端客戶群。”上述內部人士解釋稱,這樣可以較好地規避新品牌對拳頭產品福特全順系列產生“內耗”。
此外,江鈴汽車的重卡產品由其全資子公司江鈴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鈴重汽”)生產制造,但今年前11個月銷量僅為330輛。“重卡今年才上市,銷售網絡并未鋪開,所以業績還難以顯現。”上述內部人士稱,目前還難以預判何時扭虧。
對于進軍重卡市場,江鈴汽車有著自己的考量。“一方面,重卡有利于完善公司商用車產品線;另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重卡市場,公司進入該領域也是順勢而為。”該人士解釋稱。
但緊隨而來的或將是重卡市場的低增長周期。“2017年以重卡為代表的商用車增長主要受治超限載、貨運汽車新標準、物流等運輸類重卡需求增長、存量更新等內外因素帶動,而非受經濟驅動。所以,重卡的增長后勁不可持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初步預計2018年重卡等商用車同比增長不足2%。
在商用車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乘用車板塊遲遲難以發揮利潤引擎的作用,再加上重卡、江鈴特順等新品尚處培育期,直接導致了江鈴汽車凈利潤的大幅滑坡。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江鈴汽車凈利潤同比下降41.15%,而僅第三季度則同比大幅下滑76.7%。“主要是銷量結構變化和研發費用及銷售費用增加所致。”江鈴汽車公告稱。
“如果乘用車板塊能夠扛起利潤‘大旗’的話,商用車新品對于業績的二次負累作用或許就不顯著。”上述許姓人士稱。
“第二戰場”
“我們要繼續聚焦主業,必須要在傳統汽車業務上保持發展定力,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精準發力。”江鈴汽車董事長邱天高曾數度論及新能源汽車對于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意義。
在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江鈴汽車展示了馭勝S330 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SUV車型與馭勝S330 BEV純
電動車兩款新能源車。根據江鈴馭勝品牌中長期規劃,馭勝新能源汽車、馭勝7座跨界概念車及智能化服務平臺被列為自主SUV品牌突圍的重要路徑。“馭勝S330 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SUV應該明年就會上市。”上述內部人士表示,“輕卡產品線也有新能源汽車推出,申請目錄已經下來了。乘商用車板塊后續均會持續推出新能源汽車。”
“進軍新能源汽車既是順應行業大勢的進攻之舉,也可看作是應對商轉乘戰略受阻的被動選擇。”廣東豐煜投資管理公司分析師何津分析稱。值得一提的是,江鈴汽車近日公告稱,富山整車基地項目獲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這是江鈴汽車首個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為主題發展方向的汽車基地。
根據規劃,該基地產品為 SUV 系列產品,項目建成達產后年生產規模為新能源汽車及汽油車合計30萬輛;其中一期建設規模為15萬輛產能,投資33.77億元,全部來源于企業自籌資金。
江鈴汽車直言,2017年公司預計產銷量超過30萬輛,目前零部件配套最大極限產能已不能滿足整車銷售需求,大大影響了公司的發展,新建整車生產基地提高產能已迫在眉睫。不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激烈,除了傳統汽車制造企業紛紛發力外,江鈴汽車還需直面來自互聯網科技企業、產業基金和跨國車企等的威脅。
在何津看來,江鈴汽車在平臺和車身開發能力、汽車的供應鏈管理的可靠性、研發和銷售團隊的穩定性等方面具有優勢,但缺乏動力
電池等核心技術;另一方面,SUV為首的傳統乘用車產品線太過單薄或將部分牽制其進軍SUV新能源汽車。
而江鈴汽車上述負責人也表示:“伴隨汽車行業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企業調動利用外部資源的能力強,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自有資源不足的短板,難以判定誰在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更具有優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