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11月30日,巴斯夫在其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巴斯夫授予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有關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NL)鎳鈷錳 (NCM) 正極材料的專利分許可,鎳鈷錳正極材料用于制造具有成本效益的高能量、高安全性且使用壽命長的
電池,它們被廣泛應用于包括電動交通在內的許多領域。通過本 次授權,北大先行可在美國市場制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分銷和進口鎳鈷錳正極材料。
看到這則消息,很多鋰電業內人士都以為這僅僅只是一次很平常的專利許可。然而筆者在看到這則消息后感到震驚,因為這背后有著極其深刻的意義。
通過此次獲得巴斯夫擁有的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NL)鎳鈷錳 (NCM) 正極材料的專利,北大先行已經獲得了鋰電產業所有主流正極材料的專利許可,包括鎳鈷錳三元、磷酸鐵鋰、鈷酸鋰,由此北大先行進軍國際市場的藍圖初步形成, 北大先行發展成為國際鋰電正極材料巨頭之心不言自明。雖然2016年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居于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競爭力品牌之首,但是筆者認為, 未來北大先行將憑借其取得的專利許可優勢占據榜首位置。
下面,和一起來回顧一下北大先行獲得正極材料基礎專利許可之路:
一、鈷酸鋰基礎專利。
2015 年3月30日,北大先行在公司官網發布消息宣布,北大先行已經與優美科(Umicore)簽署了關于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移動電子配置的鋰離子電 池高能量正極材料技術授權協議,將進一步推進該科技廣泛應用。該協議授予北大先行在中國國內非獨家使用優美科旗下的HECH-technology技術生 產和銷售高端正極材料的權利,該技術包括與US6277521B1, US6589499B2, US6878490B2專利和它們的全球同類專利相關的三個專利家族。在此之后北大先行與優美科逐步落實以上專利許可。有意思的是,以上三個專利及其專利 家族的第一發明人均是北大先行副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高原,由美國FMC公司提交申請。以下是對應的中國專利的許可情況:
2015 年6月12日,北大先行與比利時優美科公司簽訂了專利許可協議,許可專利的專利號為:ZL 99814394.4;專利名稱為:不含局部立方類尖晶石結構相的層狀含鋰、過渡金屬和氧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通過本次專利許可,北大先行可以在中國生 產及銷售涉及該專利技術的產品。同一天取得該篇專利許可的中國電池材料公司還有: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國安盟 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博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該專利(ZL 99814394.4)由美國FMC公司于1999年11月12日在中國申請,并于2005年1月19日取得授權。2009年8月26日,天津巴莫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取得了該專利的獨家許可,直到2015年6月9日才注銷該專利的實施許可合同。2011年7月19日,FMC公司將該專利的專利權轉讓給了比利 時優美科公司。因此北大先行、湖南瑞翔、北京當升、中信國安盟固利、廈門鎢業和常州博杰只能從優美科取得該專利的許可。
2016 年1月5日,北大先行與比利時優美科公司簽訂了專利許可協議,許可專利的專利號為:ZL 02820669.X;專利名稱為:二次電池的正極活性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專利由美國FMC公司于2002年8月16日在中國申請,并于2008年4月 30日取得授權。2009年8月26日,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該專利的獨家許可,直到2015年6月9日才注銷該專利的實施許可合同。2014 年2月19日,FMC公司將該專利的專利權轉讓給了比利時尤密考公司,比利時尤密考公司在2015年9月16日又將該專利的專利權轉讓給了比利時優美科公 司。也就是說,目前該篇中國專利只有北大先行取得了專利許可。
二、磷酸鐵路基礎專利。
2015 年12月11日,北大先行發布消息稱與磷酸鹽產業領導者普瑞昂(比利時)簽訂了一項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共同出資創立一家合資企業,主要業務為制造和銷售基 于由LiFePO4+C Licensing LLC (磷酸鐵鋰碳包覆專利聯盟)授權專利的磷酸鐵鋰產品。2016年,青海普瑞昂先行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普瑞昂公司于2012年從磷酸鐵鋰專利聯盟 (LiFePO4+C Licensing LLC)取得了磷酸鐵鋰基礎專利的專利權,因此青海普瑞昂先行科技有限公司可以在世界范圍內生產和銷售磷酸鐵鋰專利材料。北大先行相當于間接取得了磷酸鐵 鋰在世界范圍內的生產和銷售權。
三、鎳鈷錳三元基礎專利。
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本次取得有關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NL)鎳鈷錳 (NCM) 正極材料的專利分許可,雖然沒有說明具體是哪幾項專利,但是通過之前巴斯夫和優美科之間的訴訟可以得到信息。
2015 年4月,巴斯夫代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NL)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比利時優美科公司侵犯其兩項鋰 電池專利權。而上述兩項專利均由芝加哥大學阿貢國家實驗室(ANL)申請并取得授權,2009年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將這兩項專利獨家授權給巴斯夫。
2016年12月21日,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終審裁決,裁定優美科侵犯德國巴斯夫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專利權,并禁止由優美科制造生產的或代表其制造生產的,進口的或代表其進口的侵權鋰金屬氧化物正極材料未經許可在美國境內銷售。
2017 年5月2日,巴斯夫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就正極材料專利侵權訴訟與優美科達成和解,巴斯夫和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將專利號分別為US6677082B2、 US6680143B2、US7135252B2以及US7468223B2許可優美科,優美科取得在美國制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分銷和進口鎳鈷錳 三元正極材料(NMC)的權利。
根據以上信息推測本次北大先行取得的專利分許可的專利號分別為:US6677082B2、US6680143B2、US7135252B2以及US7468223B2,然而這四篇專利均僅在美國進行申請,也就意味著開發美國市場將是北大先行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
北大先行通過這2-3年在專利許可方面的布局,已經完全掃除專利侵權訴訟的風險,筆者認為,北大先行未來如果在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方面再取得進步,其鋰電正極材料的全球市場份額將急劇增加,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