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時間7月28日晚,北京時間29日中午,作為Model 3的第一位車主,馬斯克與其他29位車主一起完成了Model 3的首批交付。
對于一個月前剛滿46歲的馬斯克而言,這份生日禮物意義重大。自2016年3月31日Model 3發布以來,馬斯克和特斯拉的粉絲們已經等待了將近500天。
“特斯拉要打造一款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馬斯克在交付儀式激動地表示,“我相信它會成為同級別所有車中最好的。”
馬斯克,這位被視為自喬布斯以來硅谷最有企圖心的創業家,如今正將外人眼里對于電動汽車近乎瘋狂的執念,逐漸變成現實。更加親民的Model 3,不僅將決定特斯拉的“生死存亡“,也讓傳統車企再一次感受到沖擊。
有美國媒體將Model 3對汽車產業的顛覆比肩福特T型車,這款車的革命性意義在于它開啟了汽車流水線生產,讓汽車真正能夠走進家庭。不過,同樣也有美國媒體認為Model 3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成為福特歷史上最為失敗的車型——福特 Edsel,兩極化的設計風格和過高的定價,讓這款車面世兩年后就退出,從而成為汽車史上最經典的笑話。
7月30日,資深汽車分析師田永秋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量產版特斯拉Model 3的正式下線和交付,標志著特斯拉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諸多理念開始真正大規模應用于實踐,也標志著特斯拉正式從一家小眾的美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逐步向一家面向大眾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跨國汽車制造商身份的轉變。”
當然,現在給Model 3和特斯拉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未來如何更加快速高效地生產大眾化的新能源汽車、取得更高的銷量;同時扭虧為盈,是特斯拉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某種意義上說,Model 3將決定特斯拉的命運,成為一個真正盈利的、偉大的、顛覆性的汽車公司,抑或走向平庸、成為先烈。
特斯拉距離盈利還有多遠?
截至美國時間7月28日16時收盤,特斯拉市值達到550.16億美元。外媒認為,隨著首批Model 3的成功交付,特斯拉市值有望進一步提升。目前,單從市值來看,特斯拉已經是美國汽車制造商第一名。但擺在特斯拉面前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特斯拉目前仍在持續虧損。
從此前特斯拉公布的今年一季度財報可以看到,第一季度總營收為26.96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1.47億美元,但凈虧損為3.9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虧損2.82億美元相比有所擴大。
2016年,特斯拉銷量僅為7.6萬臺,不到全球年銷量超過1000萬輛的通用汽車的1%。7萬美元起的Model S和8萬到14.4萬美元的Model X,從價格上就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根據28日現場公布的信息,Model 3將首先推出兩款車型。標準版續航里程354公里,最高時速217km,充電半小時能跑209公里,售價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45萬)。長續航里程版能續航499公里,最高速度225km,充電半小時能跑273公里,售價4.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48萬)。
不過,特斯拉面臨的難題仍然是盈利能力。《今日美國》引用分析師觀點認為:“成為一家專門從事電動汽車的公司很難,因為它們只占市場的1%,大多數電動汽車對其公司來說都是無利可圖。”
7月30日,資深汽車媒體人鐘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特斯拉單車盈利率還不錯,由于投放規模較少,恐怕還見不到利潤。而且在前期銷售中,特斯拉還會將大量資金用到基礎設施建設當中。賣車雖然會賺錢,但這幾年特斯拉需要打市場,盈利情況恐怕表面上不會太樂觀,不過這很正常。”
不可否認,特斯拉想要打入主流大眾市場,必須快速增加銷量,擴張銷售規模,以控制成本。“如果特斯拉能夠實現2018年產銷50萬臺、2020年產銷100萬臺的目標,實現盈利并非沒有可能。”有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地獄式生產” 無法解決產能瓶頸
實現盈利的一個手段是提高銷量,銷量提高的基礎則是產能的提升。
交付儀式上,馬斯克坦言:“我們將要進入地獄式生產,這將至少持續六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產能是Model 3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阻礙特斯拉走向普通家庭的瓶頸,而特斯拉位于福利蒙特的工廠將全力保證Model 3的生產交付。“11月份Model 3將開始大幅生產,我們正在盡一切努力保證Model 3的生產交付。”馬斯克在發布會上表示。
據了解,7月特斯拉Model 3的產量為50輛,預計8月份產量將達100輛,9月份將超過1500輛,12月份將達2000臺,2018年產量將超50萬臺。
“目前特斯拉超級充電樁在全球已建設超過6000個充電樁,明年會增加3倍。預計2018年底,特斯拉車主們就可以開著特斯拉去全球旅行。”馬斯克說。
同時,為了給Model 3量產做好準備,特斯拉已經停產了幾款非全驅低配版Model S,意在拉開兩款車型的差價,避免內部產品競爭。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Model S和Model X將全線標配雙電機和全輪驅動。
面對超過50萬輛的預訂單,即使如馬斯克所言進入“地獄式生產”,以目前特斯拉的產能來看仍很難完成。
特斯拉美國福利蒙特的產能已接近極限。馬斯克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未來數年間特斯拉將在美國在開設2到3家超級工廠。
值得注意是,特斯拉要想成為一個更大的跨國汽車企業,則需要加速在全球建廠的進程。此前,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建廠的“烏龍”被輪番熱炒。今年5月,馬斯克向印度政府提出了減免關稅和本地化生產的意向,并計劃在今年夏天去印度考察本土化生產的可能性。
業內人士認為:“為了迅速加快生產,Model 3必須走一條不同于Model S和Model X的生產老路,這是馬斯克必須要下大力氣解決的問題。”
Model 3如何進入中國?
據悉,特斯拉Model 3將于2018年推向中國市場,雖然國內的售價尚未公布,但按照業內流傳的國內定價公式“美國地區定價×匯率+運輸(約¥24405元)與裝卸費用+關稅(25%)和其他稅 +增值稅(17%)=中國地區售價”推算,Model 3的國內售價恐怕將超過30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Model 3進入中國市場,特斯拉在華銷量增速將進一步提高,如果Model 3進入中國市場,將對中國本土品牌中高端新能源車造成不少沖擊,包括已經量產和很快就要推出量產純
電動車的新創汽車公司,諸如蔚來、前途、奇點、騰勢等等。
如果Model 3進入中國,毫無疑問,將在價格和產品上直接與他們產生競爭。如今年年初正式上市的騰勢400車型,其指導價區間為36.98萬-43.28萬元,北京地區補貼后的售價為30.38萬-36.68萬元,這一價位區間與業內預測的Model 3進入中國后的價格重疊。
不過,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火爆與中國市場的表現不成正比。2016年,特斯拉中國市場上牌1.04萬臺。今年1-5月,特斯拉在中國上牌數量僅為3416輛。
“特斯拉Model 3前期應該還是以進口方式進入國內,目前在和政府主管部門就減免關稅問題進行溝通,估計年底前會有結果。”田永秋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Model3推出的大背景非常不同,隨著世界各國紛紛提出未來將停止生產燃油車,包括沃爾沃在內的多家傳統汽車企業都在制定各自的燃油車退出計劃。
田永秋認為,“Model 3將刺激各國新能源政策的改變,更多企業將模仿特斯拉的做法,推出高續航里程的產品。這無疑將加速推動電動車普及和傳統內燃機汽車退出歷史舞臺。”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