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純電動汽車銷量和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各類汽車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最為嚴重的莫過于在這個夏季頻發的自燃事件。說起自燃,其核心就是溫度失控,動力
電池內部產生的大量熱量不能及時傳遞出去,導致溫度急劇升高,進而引發事故。
受動力電池化學特性影響,動力電池又得保持在20-35°C的最佳工作環境,以保證工作效率以及電池使用壽命。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就變得尤為重要。
目前,動力電池的冷卻方式主要分風冷和液冷。風冷采用空氣作為換熱介質,利用熱對流來降低電池溫度,分為自然冷卻和強制冷卻;液冷采用防凍液(比如乙二醇)作為換熱介質,通過液體對流換熱將電池產生的熱量帶走以降低電池溫度,但這兩種方式都會限制動力電池的充電速度和快充次數。
就這一問題,英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里卡多正在與合作伙伴合作推出一種新型冷卻技術——浸入式冷卻電池技術。通過在電池表面涂上一層名為MIVOLT的介電冷卻凝膠,利用其不導電的化學特性,可直接將熱量從電芯表面移走,不需要通過二次冷卻系統,使電池冷卻變的更加簡單、高效、安全。
截至目前,該項技術還在試驗階段,如果這項技術取得成功,那么其不僅可以延長電動汽車的電池壽命,還可使動力電池在充電時接受更高的電流速率而不會產生過熱現象,并可能進一步縮短純
電動車的充電時間。
i-CoBat浸沒式冷卻項目旨在減少冷卻系統的尺寸和成本,使汽車制造商能夠在不增加熱量積累的情況下制造更密集的電池組。

奧迪e-tron電池組
相比龐大的液冷及簡單低效的風冷系統,浸入式冷卻技術正好彌補了兩者之間的差異,例如使用風冷技術的日產Leaf,它比其他電動車就更容易出現與熱相關的電池問題。
日產汽車只得采用限制汽車快速充電次數的方法,以防止電池受損,這樣Leaf就很難通過兩次以上的直流快速充電進行長途旅行,盡管這些電動車配備快速充電端口允許多次使用直流快速充電,但這種限制就不能讓車輛達到真正的高效、便捷了。
通過更簡單、更便宜的冷卻系統,電動汽車可以使用更大的動力電池,用來提升續航里程。同時,更快的充電速度也能進一步提升續航時間。
日產電動汽車電池
里卡多正在與英國材料公司M&Imaterials和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ofWarwick)的制造企業WMG合作進行這個項目,作為英國政府法拉第挑戰(FaradayChallenge)的一部分。不過他們并不是第一個致力于浸入式冷卻系統的項目。早在2017年,臺灣就啟動過類似的項目。
里卡多首席技術和創新官內維爾杰克遜表示:“動力、性能、實用性和價格是說服消費者在更換汽車時選擇電動車而不是傳統燃油車的關鍵決定因素。”就目前的電池技術而言,熱管理則是改善這些領域的關鍵因素。
總的來說,浸入式冷卻電池技術相比現在的電池冷卻系統優勢是十分明顯的。雖然現在還在試驗階段,但其是解決當前動力電池熱失控問題的最好方法,并且這種技術還擁有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以及可提高充電效率的明顯優勢,如果能成功應用于量產,那么這一技術肯定會是未來純電動車解決熱失控的更好選擇。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