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動力
電池中正極材料、電解質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業內普遍認為,廢舊動力
電池回收途徑、安全拆解、環保處理、保證產品質量以及再利用技術仍是行業面臨的共性難題,亟須建立一個完善的回收體系、規范的標準體系,以保證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健康發展。
預計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00萬輛
目前,國內正在積極探索技術經濟性強、資源環境友好的多元化回收利用市場模式。那么發達國家對于電池回收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呢?
各國動力電池回收情況一覽:
日本模式:以企業為主導,國家立法及補助
在日本模式中,回收體系的建設以企業為主導,利用零售商、汽車經銷商或者加油站的服務網絡向消費者回收廢舊電池,回收路線與銷售路線相反。
自2000年起,日本政府開始倡導“蓄電池生產-銷售-回收-再生處理”的回收體系,企業作為先鋒參與電池回收。明確生產商為電池回收的責任主體,生廠商應對鎳氫和鋰電池的回收負責,并給予資源回收面向產品的設計;電池回收后運用電池生產企業處理方面,政府給予生產企業相應補助,提高回收積極性。
目前日本在動力電池梯級利用方面建立了一套“電池生產銷售-回收-再生處理”的回收利用體系,企業也實現了梯次利用的商業化運作。日產和住友合資的4REnergy、SHARP、NEC等企業在內的多家日本公司,都在進行將退役鋰電池用來組建用于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的蓄電系統的研發和應用。
德國:政府立法回收,生產者承擔主要責任
德國政府立法回收,生產者承擔主要責任,設立基金完善回收體系市場化建設。歐盟廢棄物框架指令(2008/98/EC)和電池回收指令(2006/66/EC)是德國電池回收法規的立法依據。
依據歐盟和德國關于電池回收法規的規定:在德國,電池生產和進口商必須向消費者介紹免費回收電池的地點,最終用戶有義務將廢舊電池交付給制定回收機構。回收法規要求電池產業鏈上的生產商、銷售商、回收商和消費者均負有對應的回收責任和義務,比如電池生產商必須在政府登記,承擔主要回收責任,銷售商要配合電池生產商的電池回收工作,而終端消費者需要將廢舊電池交回指定的回收網絡。
此外德國利用基金和押金制度,已建立便攜式電池和鉛酸電池的回收利用體系,且運行良好。德國的便攜式回收體系是歐洲最大的便攜式電池回收組織,其成員主要包括電池生產商和經銷商。電池回收點覆蓋超市、商場、城市和鄉村,通過三種安全標記分類收集電池,以便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其中,綠色箱子收集普通電池,黃色箱子收集高能電池(500g以上的鋰電池),紅色箱子收集受損高能電池。
美國:市場調節為主,產學研結合多方共促發展
美國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通過制定環境保護標準對其進行約束管理,輔助執行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非營利組織如美國便攜式可充電電池協會(PRBA)等則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引導公眾積極配合廢舊電池回收。
由于美國具有強大的科研能力和人才資源,其在動力電池經濟效益、技術及商業可行性分析等方面都具有較大先發優勢,因此美國的相關示范項目及商業運作是最完善及最成功的。
中國:新政出臺,或促進回收現狀
目前國內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存在一些問題。如專業性不強、安全性差、入行門檻低、拆解不規范等問題。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技術規范不完善,回收利用體系未建立。二是出臺的政策具體回收要求不明確。三是缺乏動力電池回收獎懲機制,目前政策也不是強制性管理,企業積極性不高,需制定動力電池回收激勵細則,建立明確的賞罰機制。
因此,中國在電池回收方面,還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目前,為引導和推動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國家政策層面不斷出臺政策。相信在借助國家政策的扶持之后,對于解決動力電池回收問題,一定會很大程度的促進。
2018年7月25日,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京津冀地區、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等17個地區及中國鐵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并確定各試點地區相應的目標任務,有助于建立相對集中、跨區聯動的回收體系。隨著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動力電池回收體系也將加速完善,促進對行業的利好和發展。
動力電池階梯回收模式
對于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目前普遍采取的方式是:梯次利用+再生處理。對于新能源汽車上退役的動力電池,能量殘余在70%以上的,經過挑選、測試等環節之后,可進一步應用在儲能、分布式光伏發電、家庭用電、低速
電動車等領域;之后再進一步分解,進行再生處理。
據統計,2017年我國梯次利用和拆解報廢的鋰電池(含數碼鋰電池)共8.3萬噸,其中電池拆解占比95%,梯次利用只有5%。梯次利用占比較小。而梯次利用的難點在于,由于每一家廠商電池的品種,性能、規格、承阻方式完全不同,經過重新再匹配,電池一致性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因為規模小、回收渠道不健全,導致原材料回收定價不穩定,一些企業投資后發現合作企業存在不規范之處。相較而言,對比上述國家的電池回收現狀可以看出,除了擁有先進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技術外,這些國家還擁有相對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障。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