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受低水平重復建設、產能過剩和鋼鐵市場疲軟的影響,行業多年來發展低迷,行業經濟效益一路下滑,企業資金鏈斷裂,步履艱難。2017年隨著鋼市復蘇、國際上對石墨電極需求量急劇增加,沉寂多年的電極行業啟死回生,迎來了市場的春天,電極供不應求,價格快速翻翻,行業利潤達到峰值。因此,本文結合當前石墨電極產銷實際情況,分析其行業今后一段時期市場走向,以期待能為石墨電極行業今后發展、投資決 策、營銷策略規劃提供有益的參考。
1 石墨電極分析
1.1 石墨電極使用
隨著國家產業政策調整,電爐鋼越來越受各大鋼廠青睞,石墨電極主要是利用電極向爐內導入電流,在強大的電流下通過氣體產電弧放電,利用電產生的熱量進行冶煉。根據電爐容量大小,配用不同直徑的電極,為使電極連續使,電極之間用電極螺紋接頭連接。石墨電極在鋼鐵冶金中的消耗量約占其總量的70% ~80%。
1.2 電極工藝
石墨電極是經過石墨化處理的炭素制品。石墨電極由石油焦、針狀焦等為原料、煤瀝青等為粘結劑,經原料破碎、配料、混捍、壓制成型、焙燒、浸漬、二次焙燒、石墨化、機加工、質量檢驗、打包出廠等11道工序制備而成。普通功率、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由于質量要求不同,制備時其骨料成分也不同。一般來說,普通功率石墨電極骨料均為石油焦,高功率石墨電極骨料由70% 的優質石油焦和30%的針狀焦組成,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骨料100%為針狀焦。
典型普通功率石墨電極壓制成型、焙燒、浸漬、焙燒、石墨化、機加工、成品打包等工序分別至少需要3天、25天、4天、15天、2天和1天的時間,共計50天,若考慮原料備貨、原料破碎、配料、混捍、質檢等工序,石墨電極的生產周期需要三個月(90天);而根據李圣華等2001年發表在《炭素科技》期刊上的《石墨電極生產中的節能降耗》一文,為了提高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體積密度,采用先進的短流程生產工藝生產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需要一次浸漬和二次焙燒,二次焙燒需15天,因此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生產周期長達65天以上。石墨接頭則需要二次浸漬和三次焙燒,生產周期更長。
2 生產成本
石墨電極成本分四大部分:原料成本(石油焦、針狀焦和煤瀝青等) ;動力成本(焙燒、石墨化、機加工等生產工序) ;人力成本( 加工制造中的) ;制造成本。1噸成品石墨電極需1.02噸原料和0.29噸粘結劑,原材料成本占比達66.88%。石墨電極的原料成本和動力成本為主要成本,占比達83.65%。根據方大炭素2017年年報,炭素制品的成本構成中,原料成本、動力成本、人力成本和制造成本分別占66.88%、16.77%、8.02% 和8.33%,其中原料成本相比2016年的51.83%大幅上升15個百分點。
生產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所需針狀焦成本要高于普通功率和高功率石墨電極,但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由于生產工序更多、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相應人力成本、制造成本和動力成本也會更高。
石墨電極屬于高壁壘行業,資金成高。一方面電極質量要求高,生產周期長,電極中間制品多,資金周轉時間長達半年以上,大批量生產資金成本愈發顯現,非一般金主可隨便介入。另一方面,這個領域需要長期積累人才和經驗,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面臨新的挑戰。
3 行業分析
根據中國炭素行業協會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石墨電極產量達59.09萬噸,同比2016年大幅增長17.22% ;2017年我國石墨電極出口量達23.73萬噸,同比2016年大幅增長47.39%, 2017年我國石墨電極表觀消費量為35.36萬噸,同比2016年僅小幅增長3.06%,國內石墨電極需求對石墨電極產量拉動作用有限;因此海外電弧爐對石墨電極需求巨增是國內石墨電極產量增長,價格暴漲的核心驅動力。
2017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投產、在建、擬建的石墨電極項目總產能至少為52.4 萬噸,相當于2017年我國石墨電極產能的56.96%。其中,介休市龍鳳炭素2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大同騰揚科技有限公司2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烏蘭察布市旭峰炭素10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一期(2萬噸) 已建成投產,合計產能達6萬噸。2018年,國內相關炭素企業都在擴充產能,寶武集團與方大炭素合資建設10萬噸電極項目近期開工建設。隨著長流程置短流程國家政策導向逐步顯現,而國內電爐鋼預計新增3100 萬噸,國外新增3670萬噸。
廣發證券研究中心年內預測國內電極增量5.25萬噸,國外增量3萬噸。由于2017年和2018年新投產項目產量處于爬坡階段,產能短期無法釋放。2018年石墨電極整體產銷供平衡,價格維持高位運行。2018年以后,隨著電極產能的進一步釋放,供大于求,價格必將回落。預計到2020年全球石墨電極需求量將達134.84(萬噸)。
4 國家產業政策
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打擊地條鋼,鼓勵短流程,環保措施常態化、超凈排放推高環保成本,長流程置換短流程成理性選擇。國家公布了支持電爐鋼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允許退出轉爐建設電爐的項目可實施等量置換,鼓勵現有高爐一一轉爐長流程企業轉型為電爐企業,短流程在污染物排放、噸鋼能耗以及環保成本方面擁有優勢。
在鋼鐵行業特別是長流程煉鋼環保限產常態化、長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啟動的大背景下,長流程 煉鋼產能置換為短流程勢在必行,產業政策導向十分明顯。未來幾年預計市場對石墨電極需求會逐年放量,行業整體將迎來難得的發展良機。
5 后市分析
從經濟角度分析石墨電極漲勢能否延續,最關注的核心內客就是供需關系。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大于求,價格下跌。目前,石墨電極價格一直在高位徘徊,行業整體利潤可觀,如此暴利,短期必將大幅度擴張產能,促使價格理性回歸。同時,越是這種好形勢,越要保持清醒頭腦,理性看待市場。
需求端看,根據前文所述,2017年海外在建短流程電弧爐產能為3676.2萬噸,2018—2019年計劃新建電弧爐產能為8835.5萬噸,國內已官方宣布進行產能置換新建電弧爐設計產能為3118萬噸,全球短流程快速發展將直接增加石墨電極需求。
供給端看,已統計到的國內在建石墨電極項目總產能達52.4萬噸,即使海外19~20年不再新增產能且產能利用率均不再提升,2019年、2020 年全球石墨電極仍然會供過于求,因此石墨電極價格會回歸正常。
6 結論
(1) 石墨電極市場供應當前依舊比較緊張,各廠家的訂單充足,成品電極庫存量均較少。從現場看,多家電極生產商坯料堆積較多,主要受機加工、石墨化工序的瓶頸,產能短期無法釋放,價格高位運行。
(2)2017年一2018年是石墨電極生產、銷售的黃金時期,隨著新擴建項目投產,正在逐步釋放產能,但由于生產電極的主要原材料價格偏高(油價上漲),后續有望穩中略降。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