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季度中國進口鈷原料1.4萬噸 環比上漲17%
時間:2018-05-11 08:51
來源:上海有色網
作者: 洪璐
點擊:
次
2018年3月中國鈷原料進口總量4,911金屬噸,環比上漲35.6%,同比上漲14.1%,2018年一季度中國進口鈷原料1.4萬噸,環比2017年四季度上漲17%。
2017年-2018年3月鈷原料進口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SMM
進口原料中,鈷礦進口1,196金屬噸(按8%品位折算),環比上升43.0%,同比增長34.7%;鈷濕法冶煉中間品進口3,671金屬噸(按16.5%品位折算),環比上升38.3%, 同比上升17.0%;未鍛軋鈷進口44金屬噸,環比下降66.4%,同比下跌84.2%,未鍛軋鈷進口持續低迷,鈷價外高內低下,進出口特征表現為凈出口數值上揚,中國2018年一季度未鍛軋鈷進口環比下跌30%。價格方面,3月鈷濕法冶煉中間品進口進口均價漲幅放緩,較2月上漲了2.1%。
(責任編輯:admin)
作者: 洪璐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ww.astra-soft.com/shushuo/cl/2018051123766.html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也是同行業需要發布您的新聞報道,請
戳這里 告訴我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www.astra-soft.com
-
鋰電池 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正/負極 材料 、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 電池 。由于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使得鋰金屬的加工、保存、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鋰電 池已經成為了主流。 一、鋰電池材料構成主要有哪些 碳負極材料:
2023-01-20 08:22
|
-
集流體是鋰離子電池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件之一,它不僅能承載活性物質,而且還可以將電極活性物質產生的電流匯集并輸出,有利于降低鋰離子電池的內阻,提高電池的庫倫效率、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 鋰離子電池集流體 原則上,理想的鋰離子電池集流體應滿足以
2021-10-26 12:31
|
-
碳酸鋰: 2021年9月中國主要的碳酸鋰生產企業合計產量為2.231萬噸,環比減少2.41%。 本月主流企業維持穩定生產,江蘇產線產量稍有影響,鹽湖產量環比有所下滑,增加一家企業樣本。 2021年10月中國碳酸鋰預估產量2.3萬噸,環比增加3.09%。預計江蘇10月份生產
2021-10-15 15:06
|
-
鋰電池產業鏈概述 鋰電池產業以電池生產為核心,上游主要包括生產鋰電池所需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四大支線產業鏈,下游為鋰電池使用企業,目前主要為各類新能源車生產企業和消費電子生產企業,其中又以新能源車占據大頭,未來隨著與新能源發電
2021-10-11 18:14
|
-
2018年,中國的新能源電動車產銷量又位居世界第一,這已經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第四次蟬聯第一的寶座了,在新能源汽車繁榮的背后,也有眾多的配套企業隨之興起,其中動力電池的生產商占據了很大的市場比重,而中國同樣是世界上動力電池的生產大國和強國,那
2019-01-03 13:46
|
-
每到年底,都有一些年末爆款的文章橫空出世,助興大家年末的焦慮。果然,這兩天一篇刷屏爆款《2018,為何如此艱難》出來了,用一貫的套路,羅列了幾個行業的各種不容易,激起共鳴。
2018-12-17 11:13
|
-
壓實密度是鋰離子電池生產中非常看重的一個指標,壓實密度越高,在同樣的體積內能夠裝入更多的電極,提高活性物質在電池內部的占比,從而提升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和質量能量密度。
2018-12-13 10:27
|
-
日本有關機構調查報告指出,2017 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四大關鍵材料(正極材、負極材、電解液和分隔膜)市場規模(廠商出貨金額)預計年增 49.0% 至 147.15 億美元。
2018-11-29 08:48
|
-
日本民間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公布調查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四大關鍵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分隔膜)市場規模(廠商出貨金額)預計年增49.0%至147.15億美元。
2018-11-27 09:40
|
-
看到近期的一則信息 “剛果暫停‘鈷’出口,動力電池價格或大漲….”,盡管是預測性判斷,但頗有談“鈷”色變的味道。
2018-11-19 1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