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個高深的概念,類似于玄學一樣的存在。但是最近連續不斷的技術進展證明量子并不是一個沒有實際應用的遙遠概念,選擇了正確的問題,就可以完成有非凡影響力的工作。
目前商用的電動汽車鋰
電池有磷酸鐵鋰
電池和三元鋰電池,這兩種電池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但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也幾乎達到了上限。
未來的電動汽車需要更高的續航里程、更快的充電速度及壽命更長的電池,如鋰空氣電池,其理論能量密度高達11.14kWh/kg;鋰硫電池,其理論能量密度為2.6 kWh/kg。
如此高的理論能量密度極具吸引力,但是研發的難度也無比艱巨。只有清楚地了解電池內部化學反應的行為才能知道困難在什么地方,也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困難的途徑。
比如越來越多的研究正在使用高分辨率X射線成像技術來拍攝電池內部的結構來觀察電池是如何工作的,旨在找到影響電池壽命的因素從而極大地減緩電池的衰減。
但是X射線成像技術無論分辨率多高,也無法觀察到更深層次的微觀結構,因此,不論是學術界還是工業界,都逐漸地將目光轉向了量子技術。
早在2012年,量子電池技術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后,在這十年時間里,陸陸續續的研究證明,這不僅僅只是一個概念,而是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最近,工業界有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都投入到研究量子計算中以制造更好、更便宜的電池,量子技術正在逐漸地應用于一個新的變革性行業——電動汽車。
如IBM和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公司的研究人員使用量子計算機對三個含鋰分子的偶極矩進行建模,模擬了鋰硫電池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形成的分子的基態能量和偶極矩,以幫助他們設計下一代鋰硫電池。
進行分子模擬的主要目的是找到化合物的基態——它最穩定的構型。這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因為它需要模擬分子中所有粒子(例如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只有量子計算機可以做到這一點,它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了解電池內部復雜的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找到可以使鋰硫電池穩定運行的電池化學材料。
鋰空氣電池比鋰硫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因此具有更大的潛在功率和能力。最近,現代車企正與初創公司IonQ合作,研究量子計算機如何為電動汽車設計先進的鋰空氣電池,目的是創造迄今為止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的最大的最先進的電池化學模型。
他們利用量子計算來分析和模擬超高能量密度鋰空氣電池的鋰化合物的結構和能量,開發了新的變分量子特征求解器算法,優化用于研究鋰化學。
這類算法通常用于量子化學中,例如,模擬分子的基態,即分子能量最少的基態。變分量子特征求解器實際上是混合算法,其中經典計算機完成大部分工作,而量子處理器解決傳統機器難以處理的部分問題。
這種模擬分子的目的也是為了找到哪些分子可能對于電池來說是有用的,即通過對電池材料的化學分析,旨在降低鋰電池的成本、提高電池的耐用性、容量、安全性和充電行為。
另外,梅賽德斯-奔馳還與另一個量子計算機研發公司Psiquantum合作,使用量子計算機來加速新型高能量密度電池的研發。
目前,新型鋰離子電池的開發涉及大量的試驗和錯誤,造成高昂的研發成本。他們使用容錯量子計算來模擬當添加不同的電解質時,電解質的分子行為是怎么樣的,他們證明了量子計算機可以進行高效的化學反應模擬。
使用容錯量子計算,可以在數小時內模擬不可能的電解質相互作用,可以對各種候選分子執行該算法所需的資源和成本進行全面分析,以節省研發投入的資金并加速新型電池的研發。
量子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電動汽車電池的研發中,有望加速新型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開發。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