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間,燃料
電池概念股大洋電機(002249)披露2017年一季報,今年1至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9億元,同比增長31.22%,實現凈利潤5009.7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01%。
對于一季度的凈利潤下降,公司在一季報中解釋稱:一方面,報告期內公司與客戶合作推進相關產品入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工作。受國家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政策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重申等因素的影響,全國新能源(9.840, -0.04, -0.40%)汽車產銷量在2017年1~2月份大幅下降,雖在2017年3月份出現回暖,但仍對公司新能源車輛動力總成系統業務開展造成較大影響,相應的營業收入及利潤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推進新能源車輛運營平臺業務,營業收入穩步增長,但該業務處于市場推廣階段,推廣費用、車輛折舊等成本的增加對本期的利潤產生一定的影響。
4月25日,大洋電機的股價亦受此影響,收盤下跌8%。
為此,證券時報記者致電大洋電機董秘熊杰明,熊杰明向記者解釋,公司業務運作正常,一季度業績的下降,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業務受相關政策影響后,出現的短期下滑。而公司傳統主業家電及家居電器電機及旋轉電器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及利潤,取得穩步增長,收入增幅在30%以上。
公司一季度受影響較大的業務,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和新能源車輛運營平臺。熊杰明指出,去年12月國家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新的補貼政策和推廣目錄,但是今年年初許多新能源整車廠商,短時間內來不及調整銷售。
“由于很多客戶的車型要重新審核上目錄,公司今年一、二月份的動力總成產品銷售受到很大影響,而整個行業在一、二月份都不太景氣。相信二季度及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回暖,整車及部件需求釋放,公司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的產能也已準備就緒。”熊杰明說。
而對于公司的新能源車輛運營平臺,熊杰明亦指出,公司運營平臺規模擴大,去年底新購的車輛較多,所以今年一季度的運營費用同比增長。運營平臺處于推廣階段,運營收入需通過逐步投入運營來實現。
熊杰明還強調,新能源汽車行業亦存在較為明顯的季節性因素。“我們從2009年開始做(新能源汽車行業)到現在,業績釋放最集中的時間段往往是下半年,而第一季度往往是淡季,業績一般都不會特別突出。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