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事件:公司發布2016 年年度報告,全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68 億元,同比增長69.04%;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649 萬元,同比增長115.87%。
三元材料銷售收入大增60.53%,公司業績實現高速增長。根據中汽協的數據,2016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51.7 萬輛,銷售50.7 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行業處于發展黃金期。受政策及終端長續航里程訴求等影響,新能源汽車動力
電池對
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斷提高,乘用車用三元電池比例不斷上升。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的數據,2016 年中國鋰電三元材料產量5.43 萬噸,同比增長48.8%;產值達到79.8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是四種正極材料中產值占比最高的。公司作為國內較早布局三元材料產品的供應商,在市場需求崛起時產能迅速放量,2016 年三元材料銷量大幅提高、銷售收入達到3.11 億元,同比增長60.53%,從而帶動公司業績的高速增長。
新產能不斷放量,未來將繼續保持快速成長。2016 年公司投資新建的“年產5000 噸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項目投資進展順利,目前公司產能可以達到7000 噸/年,打破了原有的產能瓶頸,為公司后續成長奠定基礎。
加大市場推廣,布局高端三元材料。在市場布局方面,公司積極開發新客戶,是深圳卓能、中航鋰電、海四達等國內一二線動力電池廠商的供應商,訂單需求量不斷上升。在研發布局方面,公司秉承“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創新思路,提前布局新產品,以“622、811 動力型高鎳三元材料”和“NCA 正極材料”為發力點,與河南師范大學、新鄉電池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預計2017 年內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逐步投入生產,從而為公司未來適應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升級換代做好儲備。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建議:根據公司2016 年的業績、市場需求及公司的產能建設情況,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65 億元、7.70億元和9.97 億元,增速分別為53.3%、36.3%和29.4%;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675 萬元、7935 萬元和1.07 億元,增速分別為55.5%、39.8%和34.7%;每股收益分別為1.58 元、2.20 元和2.97 元。公司當前股價23.10 元,對應2017 年估值為14.6 倍,考慮到公司的規模、所處行業及未來的成長性,我們認為公司具有一定投資價值,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風險;核心技術人員流失及技術泄密的風險;產品升級換代風險;應收賬款占比較高的風險;產業政策風險;市場開發風險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