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于官網發布《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的政策目標是:完善汽車產業投資項目準入標準,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市場主體投資行為,引導社會資本合理投向,鼓勵企業產能合作,防范盲目建設和無序發展。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著力構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體系。
7月6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受影響最大的或將是傳統燃油車制造商。征求意見稿一方面提出嚴禁新增獨立燃油汽車整車企業;另一方面,也在產能利用率、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研發投入、所在省份汽車產能利用率等四個維度,針對意欲擴張產能的燃油車項目給出限制。
許海東表示,燃油整車企業或將為了擴張產能而展開兼并,一些擁有生產資質及產能的“特別公示企業”(即俗稱的僵尸車企)有了作為殼資源的價值。
據許海東分析,此次《征求意見稿》釋放了一個信號,將原本國家發改委有關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企業的審批權限,下放到了省一級政府,同時給出準入門檻,以避免一放就亂。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見稿》提出,新建獨立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不得在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省份建設: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低于全國均值;二,存在同產品類別新能源汽車僵尸資質;三、現有同產品類別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產量未達到建設規模的80%。
此前,業內人士分析稱,按照上述標準梳理下來,現階段滿足上述三項要求的省市,僅有北京、安徽、甘肅、江西四地。為此,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企業或將采取并購現有僵尸車企,來獲取生產資質。
對此,許海東的觀點是,由于并購及衍生成本過多,借此暗度陳倉的企業不會很多。
奇點汽車CEO沈海寅表示,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新造車企業可以借助現有產能代工生產汽車,此外,公司的自建工廠位于安徽,這都可算做利好。
《征求意見稿》顯著提高了新建獨立純電動汽車企業的投資門檻,針對企業法人提出了6項準入條件。
許海東直言,準入門檻不低,尤其是要求股東方擁有電機、
電池、電控等關鍵零部件知識產權和生產能力,并擁有純
電動車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和知識產權,不少新建獨立純
電動車企都難以達標。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規定,所有股東在項目建成且產量達到建設規模前,不撤出股本。
“非常好!”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接受采訪時稱,真正想、有能力造車的企業,就應該滿足相關標準,而不是讓地產、金融、出行等跨界“掙快錢”,一些企業有資金,但缺乏核心技術,以“集成”為主、而非獨立研發。對他們來說是壓力,對我們來說就是利好。
7月6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撰文稱,具體的技術、經濟指標應該采用負面清單管理的思路,除國家法律法規限制的以外,都可以進行生產,政府不應該對企業的經濟指標和產品的技術路線作出規定。
針對產能過剩、分散重復問題,董揚指出:一,適度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特征;二,汽車產業只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三,地方政府過度補貼,是當前產能可能過剩的最主要原因;四,互聯網行業眾籌籌資方式,對于重資產的汽車產業不一定適用,投資者應該慎重。為此,他建議應該主要依靠市場競爭的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多位受訪人士均表示,出于各種內外因素,《征求意見稿》將繼續做出調整。
(責任編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