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天齊鋰業,股票代碼:002466)召開了2022年股東大會。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04.49億元,同比增加427.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41.2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30.59億元,同比增加1628.88%。公司年報披露了業績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
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增加等多個積極因素的影響,公司主要鋰產品的銷量和銷售均價較2021年度明顯增長。
進入2023年,碳酸鋰價格一路向下,從2022年最高點近60萬元/噸下跌到最低18萬元/噸,近期反彈至30萬元/噸。面對急劇變化的市場形勢,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認為,全球鋰行業快速向前發展的趨勢是顯而易見不可阻擋的。他說:“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已經走在前列,而國外也開始發展,這意味著行業整個鏈條的擴大。我認為全球鋰行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可能現在才真正進入上升期。基于這個市場判斷和對公司自身礦資源和產品質量的信心,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我們明確了發展目標,即繼續夯實上游、做強中游、滲透下游。”3月31日,天齊鋰業發布未來五年(2023-2027年)戰略規劃,提出到2027年力爭達到30萬噸左右碳酸鋰當量的鋰化工產品產能目標。資料顯示,公司目前現有鋰化工產品銘牌產能6.88萬噸/年,四川遂寧安居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預計2023年下半年竣工調試,已宣布的規劃鋰化工產品產能超過14萬噸。
對于碳酸鋰價格大幅變化可能帶來的公司業績波動,蔣衛平表示,作為戰略發展方向,公司將考慮繼續與新能源價值鏈上的新能源材料及包括固態電池在內的下一代電池優秀企業建立更深入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發展,形成良好的上下游產業鏈,避免價格大幅波動,希望市場回到一個上中下游都能良好發展的階段,“我們對自己有明確的信心,力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