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電動汽車研究室主任陳全世在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闡述了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面臨補貼政策調整、技術路線改變、兼并重組盛行的情況下,該如何把握機會,規避風險。內容實錄如下: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很榮幸有機會和大家進行交流,時間有限我不按照這個PPT講了。關于政策問題大家很清楚了,但是我就講一個問題,講最后一個PPT。我們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到底花了多少錢,我算了是四筆經費:第一,科技投入100億,最多的是“十一五”期間有42億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第二,購車補貼,2016年1月財政部算賬是334億左右,但是好像后續又發布幾十億,加上后來又補貼的可能不到400億;第三,把公交車電補變成油補,有幾十億。第四,充電樁中央補貼20%。
我的意思是國家確實給支持了,但是這個錢不多,下一段2020年以后,我估計前端補貼會少,但是后端隱性補貼會增加,充電費用會降低,過路費、停車場這些都會給予優惠,國家已經下決心把這個產業做好,所以大家要有信心。
接下來談一下技術路線。(PPT圖示)這張圖是京都議定書出來以后,以中國和日本為首定的汽車系統線路圖,就是汽車動力系統怎樣改變,歐洲派了幾個觀察員,一開始參加后來不參加了。我講的目的是目前定的這種路線現在看來20年還是正確的,汽油車、柴油車、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當時歐洲不認可這條路線,他們路線是汽油車、柴油車、燃料
電池,沒有混合動力和純電動,2003年在巴塞羅納世界
電動車會議的時候,我和他們交流,他們認為一個鋰
電池連手機都搞不定還搞什么汽車,這是不可想象的,他們覺得歐洲人是腳踏實地的,但是現在看來是有問題的,你可以看到歐洲沒有一個像樣的動力電池企業。這條路線以豐田為首做的,他們把混合動力做成能源效率最高,達到25%,當時也有不同意見,但是我們做的是純電動、混合動力、汽油機、柴油機,汽油機是13%,柴油機是17%,混合動力20%,純電動比例更高,但是從油井到車輪,從油打出來就地發電,這樣嚴格來說效率還是高的。
當時提出能源清潔和動力系統的混合問題,大家講到含碳量多少、清潔度、油電混合、汽電混合、電電混合,2011年制定中國長期能源發電戰略,提出要到2030年汽車保有量翻一番的時候,希望耗油量不要再增加,和2010年相比不要增加,最近我看到百人會的材料,說交通部門用的油占總的原油消耗量的50%,其中汽車占其中的80%,這個問題不能再增加了,中國三億輛車,拿現在的耗油量世界都供不上了,所以提出過度戰略,就是節能,就是發動機、混合動力、替代燃料,包括乙醇、甲醇、天然氣。另外就是發展新能源汽車,因此我覺得這個路線也是我們制定的,叫做“可持續發展的汽車能源動力系統”,現在看來這個方向是對的。
因此一個國家一個部門要把路線做對了,才離目標越來越近,大的方向我們國家做的還是對的。
這次法蘭克福的車展中(9月12日),默克爾總理講德國汽車工業必須盡快重新贏得信任,也就是說柴油機問題在美國發生的影響很大,對德國汽車工業形象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因此媒體講一個“告別”,一個“開端”,告別是逐漸和燃油車告別,開端是電動化開始了,歐洲在智能化做的確實比較先進的,但是電動化可能因為他們的路線問題沒有在做。因此,這次大眾公司宣布了自己的電動化計劃,在2025年80款車,這是重新開發,這個潮流是勢不可擋的,大家不要猶豫,還要堅定,我已經在這個行業干了30年了,對一些問題還有一些認識。
關于禁售燃油車的問題,有的是2025年、2030年、2040年,在中國影響很大,大家在爭論,到底應該怎樣看,有人講設定期限不是今年或明年,是8年、10年以后的事情了,因此是一個方向性的問題,給企業一個預警,讓企業做這個事情,包括雙積分,沒有準備的話就可能很被動,這個問題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是中國要不要設?我自己有我的看法,中國要設,如果純粹要順勢而為,如果是跟風的話這個風要跟的,中國情況比外國更嚴重,污染問題、能源問題嚴重,2015年公布的充電樁的計劃,把中國分成三個部分,當時專家討論我認為還是比較科學的。第一,東部污染控制嚴重的10個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山東、海南島等等,要和世界接的比較緊密,設一個2030年目標;第二,中部6個省份,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福建是2040年;第三,其他省份可以跟著潮流走。促使企業趕快轉型,不要像柯達和諾基亞一樣,領頭的龍頭企業最后被淘汰了,這是很慘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記得第一次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時候,董事長講我的公司不一定最大,不一定最好,但是我希望是最長的壽命,不然公司一解散職工要下崗,股東就要沒收入了,這是很慘的,只要公司維持向前走就可以了,因此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國家電動汽車也取得了很好的進步。
關于燃料電池問題,我可以發表一些意見。燃料電池搞的很熱,大家都在做,為什么?很多人是看到了燃料電池補貼豐厚,但是燃料電池確實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我是中國第一個做燃料電池汽車的,1999年做的一款燃料電池車,2006年做了一款中巴,1999年、2015年都做了大客車。
(PPT圖示)這是我們做的12米大巴。這是豐田最近出的MIRAI,這個車賣5萬多美金,去年全球燃料電池汽車賣了2312輛,其中2000輛是豐田的,大部分是租出去的,為什么市場表現不好?就是關鍵問題沒有解決,就是燃料電池堆,同時氫氣要非常清潔,在北京冬天衰減的很快,因為空氣質量比較差,里面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比較多,因此這個問題不解決,恐怕燃料電池汽車大規模的產業化是不可能的。國家定示范,示范是小規模的示范。
我最近看到本田公司實驗室做的燃料電池電堆壽命5000小時,確實是一個突破。關于自動駕駛和無線充電的問題,這是另外一個途徑,但是無線充電和自動駕駛是標配的,無人駕駛肯定是無線充電的,當然這個技術還不是很成熟,還要抓緊研究,還有很多問題,關鍵是電池輻射的問題。
現在大家都在想,明年、后年新能源汽車企業可能要大量淘汰,進行兼并重組,誰能夠保持住,我認為有三個條件就可以保持。旱谝唬泻诵募夹g;第二,有適銷對路的產品;第三,有融資能力。因此,我希望我們的企業能夠度過這個難關,利用目前還有補貼的三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另外還要向前推進技術,我很高興的看到幾個先進的企業已經脫穎而出了,如動力電池和驅動電機這兩項在世界上已可以站住腳,這就是很大的成果,我們動力電池產品已經世界第一了,希望我們共同努力把這個事情做好,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