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結束的2018(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汽車”)在展會上推出三款新能源乘用車、六款新能源商用車。此外,長江汽車去年在南海投資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首期投資120億元,成為佛山去年投資額最大的制造業項目。
長江汽車董事長曹忠在車展現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南海項目今年將致力氫能動力裝置的研究,預計明年量產電電混合(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混合)的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目前,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都已經完成工商注冊,規劃設計、建設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商用車將最先量產
被問到“‘南海造’”氫燃料電池汽車將什么時候推出?”,曹忠說,長江的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目前已經在佛山示范營運。“但僅僅示范營運是不夠的。不符合商業規律的產品,永遠是命短的。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把氫堆的成本降低,然后實現規;a,使得它在商業上有價值。”
曹忠透露,落戶南海丹灶的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今年就有氫堆規模化生產的項目。“我相信,把成本降低后,到明年我們產品出來的時候,跟傳統燃油汽車、純電動汽車相比就會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到那個時候,我們的氫能汽車就可以作為一個商品投放市場。”他表示,長江汽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將放在南海生產,最先量產的將是商用車。“在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方面,還需要再研究。”
采用氫+電混合技術路線
當前,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第一梯隊中,有豐田、本田、通用和現代等知名車企,并以豐田的Mirai為代表產品;德系三強中,奔馳、寶馬和奧迪也在研發燃料電池系統。在國內,上汽大通、宇通客車、中通客車、比亞迪、金龍汽車、北汽集團、福田汽車等車企都緊盯氫燃料這片“新藍海”,且都集中在商用車領域。
面對“內外”夾擊,長江汽車研發、量產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底氣在哪里?
“對于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外有些車企已經研究了十幾二十年了,但是他們研究的是氫燃料的發動機,這個技術我覺得非常的復雜,而且成本極高,商業化有一定難度的。”曹忠表示,如果氫燃料作為增程來用,作為一個補充能源來用,它的技術就簡單很多。“我們這個領域簡單,他們那個領域復雜,所以差距并不是很遠。但如果單純是氫燃料發動機這個技術,我們跟他們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在曹忠看來,電動汽車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突破,而氫+電混合將是最為適合的技術路線,必將在替代燃油汽車的細分市場戰略中發揮主力作用。因此,長江汽車南海項目的方向是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電電混合汽車。
“我們已向工信部提交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資質,應該近幾個月就能批下來。批下來后,我們先小批量地供應,量產要到明年。如果我們的氫堆項目落地,可能是中國氫燃料電池規;a走在前面的。”曹忠說。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