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建設創新型國家,這對我們這些從事研發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也是對我們從事工作的認可。”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究院
電池系統部技術總監趙久志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說。
堅持以安全作為電池研發前提
順應時代,江淮汽車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列為公司的發展戰略。作為一個新興事物,
電動車的發展需要在各個領域的不斷創新來支撐。其中,電池是阻礙其發展的巨大瓶頸。
“為了追求長續里程,我們要不斷地追求電池的能量密度。然而,能量越高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安全性的危害就會越大。所以,安全性的開發是一個前提,不解決安全問題的能量密度不是真正的創新,不是真正的技術進步。所以我們在電池的開發過程中始終將安全作為研發的主線。”
通過近十年不斷地攻關,江淮熱失控防護技術在去年取得突破,基本上實現了熱失控的本質安全,解決了如果有一個電池單體爆炸,整個電池包內部的其它電機不擴散,電池包不著火、不爆炸。
單車測試費用超千萬
據趙久志介紹,江淮汽車在電池領域研發的投入很大,特別是從單體到模組到電池包,都是按照江淮7個階段,13個節點開展相關的測試工作。單從電池包的角度來說,研發一款車型,研制電池包的數量在100個左右,一個電池包平均樣件費用大概在10萬元左右。通過100個電池包做整車實驗,零部件的實驗,電池各種觀測測試、性能測試。
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按照江淮的流程,一款車一個電池包的開發大概需要兩年半的時間,累計研制電池包近百套,研發投入從實驗到試制需要上千萬元。“只有這種投入,大量的實驗驗證才能保證產品是安全的,是可靠的。”
趙久志稱,江淮汽車作為一家負責的企業不會把不安全、不可靠的東西推向市場,交給顧客。
在趙久志看來,未來的電池更多的是要以成本為核心,“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下一步如何降低成本是電池開發重要的問題。”
(責任編輯:admin)